第四卷第十章第八節 吳三桂降清的真正原因

開心一刻

在曆史上,有很多女子對朝廷的命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妲己自然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且不論《封神演義》中的“狐狸精”有多少誇張的成分,但妲己進宮之後,紂王縱情聲色,不理朝政卻是事實。再加上當時國內各種矛盾異常尖銳,武王舉起伐紂的大旗,紂王最終身敗名裂,國破家亡。

周朝的褒姒便是“烽火戲諸侯”中那個從來不笑的美女。周幽王為逗美人一笑,不惜以國家開玩笑,烽火戲諸侯,最後也丟了國家。

這些佳麗,大多是後宮中人,因為與帝王的關係而影響了政治的走向。但根據民間說法,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一位與王室無關的重要女子,她身世並不顯貴,卻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清朝的建立,她就是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

開心學國學

李自成進京推翻明朝統治之後,接下來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迅速招降吳三桂統領的官軍。

據《明史》記載:“初,三桂奉詔入援,至山海關,京師陷,猶豫不進。自成劫其父襄,作書詔之,三桂欲降。至灤州,聞愛姬陳沅(即陳圓圓)被劉宗敏掠去,憤甚,疾歸山海……”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確有其事,那麼,吳三桂的反應又如何呢?

據說吳三桂在給其父吳襄的信中稱:“兒已退兵至關,預備來降。”並有赴京“朝見新主”之意。但是行至半路,突然變卦,原因何在?原來是半途中,吳三桂聽信訛傳,愛姬陳圓圓被闖王部將劉宗敏掠為己有。吳三桂憤恨至極,轉而乞降清兵,籲請清軍“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

著名詩人吳偉業作詩《圓圓曲》,其中“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說的就是吳三桂因失去陳圓圓而怒發衝冠。

在吳三桂欲引清兵二十萬進犯京城之際,李自成迅速帶兵赴山海關,並將陳圓圓和吳三桂的兩個女兒作為人質,隨隊一齊出征,逼迫吳三桂。吳三桂在重兵圍困之下,與李自成談判議和,並約定:“如北兵侵掠,合力攻擊,休戚相共。”李自成相信了吳三桂的允諾,撤軍回師。之後,李自成敗兵京城,盛怒之下,將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及其親屬全部殺掉了。

史書記載,李自成與吳三桂曾達成聯合抗清協議,但依具體事實來看,吳三桂完全是詐降。就吳三桂而言,因陳圓圓被掠,轉而投靠清兵,這似乎並不是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