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村長立刻召集全體村民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
這次會議有兩個重要事情:一是正式宣布朝廷征兵的消息;二是決定全村人一起開墾土地種糧。
由於幹旱期的持續時間未知,而稻穀需要一個月才能成熟,所以等待不是辦法,必須采取行動。
村民們紛紛議論開來,對於他們來說,征兵還有一個月,似乎還很遙遠,但解決溫飽問題卻是眼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大事。
有人提出,想要在短時間內獲得食物,最好的選擇就是種植蔬菜。
其他人也表示讚同,認為種植稻子和大麥周期太長,不如種植白菜、茄子等蔬菜來得快。
於是,大家開始討論如何解決種子問題。
最後,一些人家拿出自己珍藏的茄子種子和白菜種子,表示願意與大家分享。
“唉!你們也是糊塗了,等種子破土,都要何時了?直接去縣城裏買苗不是更快嗎?”
“對啊,起碼要節約半月的時間,這主意好,我第一個出錢。”
村長也接受了這個主意,大手一擺,“各位,靜靜,如今大家手裏糧食也吃得差不多了,咱們也得想辦法,隻要勤快,就不會被餓死,我接受去縣城買青苗的建議,不過,需要集體出資,每戶人口出五十文,如果沒錢的,就得出工,大家意下如何?”
這主意好,村民們紛紛附和。
“我有錢,我出五十文。”
“我沒那麼多,我出工,我們家有三個勞動力。”
……
經過一陣激烈的議論後,村長最終募集了三兩銀子,由張文張武,還有宋家兩個可靠的後生去縣城采購青苗。
但去縣城路程遙遠,走路來回要一天,關鍵是那麼多青苗,靠人力也帶不回來。
思前想後,村長隻好找到李闖,表明來意,需要借用李闖的馬車。
“大侄子,有事請你幫忙。”
村民也是開門見山說道。
李闖正梳理著馬的鬃毛,聽村長有事相求,忙問道:“村長有何事相求,我能幫的一定盡最大力量。”
“村裏想要種植蔬菜,但播種下去太慢,所以想去縣城購買青苗。”
村長說到這裏時,李闖就明白了,這是要借自己馬車一用的意思。
“拿去用吧,幫我照料好大黃就行。”
李闖將韁繩遞到村長手中,他口中的大黃就是馬的名字。
這匹馬很膘肥,聽說以前是戰馬,後來受了傷,流落到民間,陰差陽錯下,被李闖買到手中。
馬身呈現出金黃色,所以被李闖取名為小黃。
李闖是愛馬之人,買回之後,將馬鬃剪整齊,整匹馬立即變得精神了許多。
整此時,大黃一仰頭,發出一陣嘶鳴。
村長差點被帶個踉蹌。
“嘶~這馬認主?”村長驚恐地問道。
李闖淡淡道:“隻要不鞭打它,它還是很聽話的。”
李闖將馬牽了過去,套上馬車,交代了幾句,村長就趕著馬車離開了。
李闖也不敢閑著,準備馬上去開墾荒地。
村裏人集體意識越來越強了,他們也想到了要趕緊種糧食,自己又怎麼敢落後。
從魚塘中分出七個村民,李闖帶領他們到旁邊的荒地中,劃出五畝的界線,讓他們動手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