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容忍任何的徇私舞弊和包庇行為,必須以最嚴厲的手段來處理此案。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合稱三法司,一般的案件不會要求三法司同審。
除非是碰到特別的案件,上麵要求不能徇私舞弊,才讓三個衙門一起審理。
這樣就可以互相監督,避免包庇,這就是從重從嚴處置了。
他的目光在三位內閣大臣身上來回掃視,觀察著他們的反應。
他希望他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決心和焦灼,認真對待此案,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三位內閣大臣連忙說道:“臣等一定按陛下的旨意辦理。”
崇禎站起身來,緩緩地踱步。他的腳步沉重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在表達著他處理案件的決心。
沉默片刻後,崇禎看著三位閣臣,說道:“此事朕意已決,必須從嚴處置。
你們身為內閣大臣,要為朕分憂解難,不得再有推諉之意。”
三位閣臣齊聲說道:“臣等遵旨。”
見崇禎暫時沒有別的旨意。
首輔成基命微微躬身,神色恭敬地說道:“陛下,內閣是否能添個人手進來,朝廷政務繁多,人多還是好辦事一些。”
成基命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期待,他的眼神緊緊地盯著崇禎皇帝,觀察著皇帝的反應。
崇禎聽後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反應,但沒有立刻回答。
他的目光在三位閣臣身上來回掃視,心中暗自思索著成基命的提議。
內閣作為朝廷中樞之所,閣臣的確位高權重,內閣的人選相當至關重要。
而且新入閣的大臣必須和崇禎步調一致才行,不然的話,進來一個像周延儒或者溫體仁這類人物,那朝廷又會變成一盤散沙了。
崇禎沉默片刻後,轉頭看向畢自嚴和範景文,問道:“你們二人的意見呢?”
畢自嚴和範景文對視一眼,隨後畢自嚴向前邁出一步,微微躬身說道:“陛下,確實人手有些不夠,還望陛下體恤微臣。”
範景文也緊接著附和道:“陛下,微臣與畢大人意見一致,如今政務繁重,多一個人也能多分擔一些。”
崇禎聽著他們的話,手指輕輕敲打著扶手,陷入了沉思。
過了一會兒,他緩緩開口說道:“內閣乃朝廷中樞之所,閣臣又位高權重,雖不是宰相,勝似宰相。
人嘛,朕會給你們加的,朕也要考察一番,看誰德才兼備才能出眾。”
崇禎的話語雖然沒有立刻答應,但也算是給了個盼頭。成基命、畢自嚴和範景文三人心中一喜。
連忙口頭上謝道:“陛下體恤下臣,臣等感激不盡。”
加人的事崇禎暫時糊弄給過去了,崇禎的心情也略微放鬆了一些。
崇禎看著三位閣臣,臉上露出了笑容:“你們三個都是朝廷的肱骨大臣,都是實心用事的大臣,這些日子你們也辛苦了。”
崇禎的話語中充滿了對三位閣臣的讚賞和肯定。
成基命、畢自嚴、範景文聽皇上這麼一說,心裏甭提多舒服了。
他們連忙低下頭,謙遜地說道:“陛下抬愛,不敢不敢,臣行分內之事而已。”
崇禎對著身旁的王承恩吩咐道:“三位閣臣勞苦功高,從朕的內帑裏拿銀子,給成閣老、畢大人、範大人,每人賞賜一千兩白銀。”
王承恩躬身低頭說了聲:“奴婢遵旨。”
隨後,他便吩咐侍奉太監去內帑取銀子。
三位內閣大臣聽後,心中又是一陣感動。
他們趕忙下跪謝恩,齊聲說道:“陛下隆恩,臣等萬死不辭。”
崇禎溫言道:“你們為朝廷做事,為朕辦事,朕都是記得的。
你們都很不錯,好好幹。”
崇禎的話語如同溫暖的春風,吹拂著三位閣臣的心田。
他們感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支持,心中充滿了動力。
成基命抬起頭,眼神堅定地看著崇禎皇帝,說道:“陛下放心,臣等一定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為朝廷效力。”
次輔畢自嚴和閣臣範景文也紛紛表達謝恩,以不辜負皇帝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