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書名:半城

作者:且聽子

文案

唐,大中十三年。

安史之亂,已過去了幾近一百年。正天下再定,休養生息時候。

秦上郡,今綏州。

榆林,紅石峽。

紅石峽下,榆林城;紅石峽巔,雲墟城。

雲墟城。

長風之上,淨空之下,歸雲之城。

——————

照舊的古風武俠,不過和之前相比減弱了武俠戲份,嚐試了下真實曆史背景和較為奔放的感情表達【……】小夥伴們覺得好就看,不好就當扯淡╮(╯▽╰)╭

內容標簽:江湖恩怨 報仇雪恨

主角:付雲中,飛聲 ┃ 配角: ┃ 其它:

☆、序

唐,大中十三年,元月。

安史之亂,已過去了幾近一百年。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李忱在位,明察沉斷,惠愛民物,人謂小太宗。

正天下再定,休養生息時候。

秦上郡,今綏州。

榆林,紅石峽。

紅岩對峙,綠柳成蔭,長城穿峽而過,榆溪奔騰不息。夏秋之際,兩岸綠樹宛如緞帶,鑲嵌於百裏黃沙之中。

紅石峽下,榆林城;紅石峽巔,雲墟城。

雲墟城。

長風之上,淨空之下,歸雲之城。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章

猶幹冷得哆嗦,邊塞榆林最冷的時節,倒也終快熬到頭了。

寫著“神荼”、“鬱壘”的桃符還掛在晚來風裝飾一新的門首,元正時特釀的花椒酒還剩下些,鬱鬱酒香隨著笑鬧聲,自三層四院、奢華堂皇的門廳中陣陣傳來。

晚來風,自然是家酒樓。全榆林城最大、最好的酒樓。

它還是家藝館,全榆林城最大、最好的藝館。

這裏的酒,壇壇是這邊塞名聲最響,賣得最好的。

這裏的姑娘,也個個是這邊塞名聲最響,卻賣藝不賣身,還比賣身的那些個三九流樓子更引得邊塞人流如織的。

哪怕夜色已重,樓子裏裹得嚴實的,光著膀子的,摟著婆娘的,扯著嗓子的,來自東西南北不論亡命不亡命之徒們,麵上掩在酒暈之下的安心舒泰,比鼻間的淳淳酒香與耳邊咿呀獻唱更醉人。

他們自然是安心了。他們來到了榆林城。他們中的許多人就是為了這安心,來到此地。

踏上這土地的第一步,他們就有了足夠安心的資本。

僅僅就因為,他們已經踏上了。

這雲墟城下,歸屬雲墟的每寸土地。

按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可這紅石峽巔,遍植胡楊,青磚黛瓦,重樓巍峨,虹橋穿梭的雲墟城,就好比唐王朝的一座隻傳人口,不見史冊的王城,或比王城行宮,更得了整個王朝的敬仰庇護。甚或,自東漢初年,第一代青尊歸青雲創立雲墟城之時,它便得了或安定、或戰亂年代,所有王朝的敬仰庇護。

它分明沒有地界,可人人都知道它的地界,不差一寸。在這地界之上,哪怕長安城來的八百裏加急通緝令,甭管已累死了幾匹好馬,拿不拿得人,還得問問雲墟城的意思。

守城門衛不放人,天王老子也得在門外苦等一個晚上。

連安史之亂時,人民不死於兵禍,則流亡他地,常有數百裏內無人煙,可雙方軍隊都避開似的繞過了雲墟城,自然也繞過了榆林,留了此地一處生機。

有人說,這是因了它是座矗立八百多年,威名赫赫的古道觀;有人說,這是因了雲墟門人個個仙風道骨,文武兼修,懲奸除惡,盛名江湖;有人說,這是因了代代青尊皆為武學泰鬥,歸雲劍氣不敗江湖,其統領之下的雲墟城,自為江湖敬重,朝廷敬畏,悉心拉攏。還有人說,青尊即位之後便須發雪白,當為真仙,不論是皇帝還是叛軍,都是凡人,崇慕神仙,傾力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