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永生之秘(1 / 2)

“老朽無名,得到此書八百年,奈何此書過於艱深,也隻能略懂一二。從而得知世間萬物萬法諸道都是由道衍生而得,而萬法萬物又由陰陽相生而得,這隻是萬事萬物的構成和。而動與靜則是萬事萬物存在的狀態,世間萬物動靜相宜,可以說一動便是一陽,也可以說一動便是一陰,還可以說動靜並非陰陽。陰陽既是天生的敵人,時刻針鋒相對,又是一對天造地設的情人,能夠陰陽相合。

隻可惜老朽一介凡胎,對於生死一道參悟不透,從而在陰陽一途難以前行,便轉而隻參悟生之一道。嗬嗬,可能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吧,以老朽這殘破之軀,竟然得以有所領悟,從而得成仙道。這裏便簡單的敘述一些老朽關於生之一道的一些感悟好了,希望老朽的一些想法不會對後人的悟道枷鎖。

老朽本是仙修,隻是愛好繁雜,對於丹道和其他的修行派別都有些涉獵,這既使得老朽的修煉進度十分緩慢,但也讓老朽的眼界超出常人,終使老朽在生之一道得以突破。

在修煉之初,老朽一直誤以為生之一道,隻是參悟人的生老病死,豈知這一步之差,卻謬之千裏。而後,老朽才明白,不隻是人,還有那一鳥一獸,一花一草也在生命之道中。後來,老朽遊戲風塵,看世間人情冷暖,得知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與國家,都隻是生命存在的一種形式,他們一樣要曆經繁華與荒蕪。

老朽本以為這便是生命之道的真諦,哪知某日一朝頓悟,才明白,一粒沙子,一顆石頭,一座青山,一灣細水,一顆星辰,一方天地,都是有生命的,他們也一樣會慢慢腐朽。

隻可惜,老朽隻能得窺生命之道的一二,並沒能悟其本質。如此一來,老朽本來是無法成就仙道的,一日在世俗中聽到一句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至此,老朽對於生命之道的參悟才豁然開朗。

起初,老朽隻知參悟人的生命,遇到瓶頸才陷入了停滯。後來有感於萬物皆為生命,才終於使眼界開闊,雖然未能領悟萬靈的生命之道,但於人之生命一途,感悟卻更為深刻。也許是洗盡鉛華與紅塵的百年曆練使得自己看透了人之生死吧。

雖然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但花草樹木也和普通生靈一般都會老去。因而修煉並不是為了所謂的不老傳說,而是長生不死。

可是要獲得長生又談何容易!大多修士隻知悟道修煉,成仙,成神,最終得證天道,根本不知永生之道該從何開始。老朽愚鈍,悟道千餘載,終於得悉關於長生的隻言片語。

人若欲得永生,雖說萬法諸道,可老朽卻唯獨讚同一些武修和體修的修行之道,這也是老朽在後期修煉的一個轉折。體修之人,講究萬法源於己身,力求挖掘人體潛能,肉身修煉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更有體修強者力破萬法,破碎諸天,這類修者在上古以前的洪荒時期較為普遍,十分接近當時的蠻獸。

而武修之人,同樣注重肉身修煉,隻是更追求肉身與道的相合,這與仙修的天人合一不同,也與體修肉身獨尊的修行不同,因而可以籠統地認為,武修介於仙修與體修之間。

這也是老朽接下來要說的永生之秘。傳說中,在諸天仙界之上,有淩駕眾生的神界,生活著萬族神靈,其中強大的神靈超脫輪回,成為聖人,在這個宇宙內永生不死,與宇宙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