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新生兒沐浴(1 / 1)

(一)目的

清潔新生兒皮膚,協助皮膚排泄和散熱;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活動肢體,觀察全身皮膚情況等。

(二)用物準備

浴盆、水溫計、熱水、嬰兒皂、大毛巾、小麵巾、浴巾、衣服、尿布、消毒液、爽身粉、棉簽、磅秤。

(三)操作步驟

1.浴盆內盛半盆熱水,水溫38~40 ℃。

2.將新生兒平放於浴台上,脫去衣服及尿布,用大毛巾包裹新生兒全身,測量體重並記錄。

3.用小麵巾洗眼,從內眥向外眥擦拭,然後依次洗臉、鼻、耳郭。

4.抱起新生兒,用左手掌托住頭頸部,左拇指與中指分別將新生兒雙耳廓折向前方,並輕輕按住,堵住外耳道口,左臂及腋下夾住新生兒臀部及下肢,將頭移近盆邊,右手洗頭,然後用清水衝洗幹淨,並用大毛巾擦幹頭發。

5.解開大毛巾,平鋪於浴台上,以左手掌及其餘四指握住新生兒左肩及腋窩處,使其頭頸部枕於操作者前臂,用右手握住新生兒左大腿,使其臀部位於操作者右手掌上,輕輕放入水中。

6.鬆開右手,用小浴巾淋濕新生兒全身,取嬰兒皂洗淨新生兒全身,邊洗邊衝淨,洗浴順序為頸下、前胸、腋下、腹、手、臂、後頸、背腰、腿、腳、會陰及臀部,洗完後將新生兒放於大毛巾中,迅速包裹並擦幹水分。

7.用於棉簽蘸於臍窩,用消毒液消毒臍帶和臍窩。在新生兒的頸部、腋窩、腹股溝等皺褶處撒上少許爽身粉穿好衣服,兜好尿布,清理用物。

(四)護理要點

1.沐浴應在喂奶前或喂奶後1 h進行,以防止溢奶或嘔吐。

2.沐浴前應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3.沐浴過程中,應注意保暖、新生兒安全,並密切觀察新生兒的反應及全身皮膚有無紅腫、皮疹、膿點、糜爛等。另外應通過語言和非語言方式與新生兒進行情感交流,充分表達對他的愛和關懷。

4.沐浴室溫度為26~28 ℃,關閉門窗,但采光要好,以便觀察新生兒的一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