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以上的嬰兒,單純母乳喂養已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一般在每天乳量達到1000 ml或每次哺乳量超過200 ml時,應添加輔助食品,以保障嬰兒的健康。
一、添加目的
(一)補充乳類營養素的不足
對於牙齒尚未萌出、消化功能不成熟的初生兒來說,乳類是最好的流質食品,而隨著消化係統酶分泌的逐漸成熟、胃容量的增加、牙齒的萌出,小兒對食物質和量的需求不斷增加。母乳中所含的鐵、維生素等均不能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需另外予以補充。
(二)改變食物的性質,為斷奶做好準備
食物從流質、半流質逐漸到固體食物的過渡,有利於訓練小兒的咀嚼功能,滿足小兒攝入量增加的需要,也為斷乳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逐步培養嬰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具由奶瓶改為匙、碗,鍛煉了小兒進食的自理能力。
二、添加原則
(一)添加方式
根據嬰兒營養需要及消化能力循序漸進,適應一種食品後再增加一種,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細到粗,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
(二)添加時機
天氣炎熱或患病期間,應減少輔食量或暫停輔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三)食物質量
添加的食品應單獨製作,不要以成人食物代替輔食,以保證質量。
三、添加順序
四、添加輔助食品的注意事項
1.從4個月起開始添加輔助食品。
2.喂輔食時要培養用勺喂食。
3.1次沒有添加成功,不能認為小兒不喜歡或者不適應。可過些時間再給試吃。喂食要有耐心,不能強迫。
4.添加過程中觀察小兒消化情況及是否有過敏反應。
5.添加輔食不加任何調味品,保持食品的原味。
五、輔助食物的製作
(一)菜泥
1.取新鮮綠葉蔬菜嫩葉,洗淨。
2.煮熟。
3.洗淨雙手。
4.將熟的菜葉放消毒篩網內用匙撳壓。
5.刮取篩網下菜泥入消毒碗中。
6.注意事項:如無篩網可將熟菜葉放入碗內用匙撳壓搗爛。剔去菜莖留下葉肉成泥狀即可。其他蔬菜如胡蘿卜、土豆、白薯等,可將它們洗淨後,蒸熟或用水煮熟,在碗中研成細泥狀即可。多種蔬菜可交替給嬰兒食用。
(二)魚泥
1.取新鮮中段魚,洗淨。
2.加蔥、薑、料酒蒸熟。
3.洗淨雙手。
4.去魚皮、骨刺,取魚肉放在消毒碗內用匙研成泥狀。
5.注意事項:如小兒有過敏體質,可先喂河魚肉泥。
(三)蛋黃泥
1.取新鮮雞蛋洗淨。
2.放入冷水中煮熟,將蛋黃煮老。
3.洗淨雙手。
4.剝去蛋殼、蛋白,取出蛋黃放在碗內,用匙研成泥狀。
5.注意事項:對蛋黃過敏的小兒不宜吃。
(四)肝泥
1.取新鮮豬肝1塊,洗淨。
2.對剖,用匙或刀背在剖麵刮取肝泥入碗。
3.放蔥、薑、料酒蒸熟。去掉蔥、薑。
4.用匙在碗內將肝泥研細。
5.注意事項:也可將生豬肝泥入油鍋煸炒。雞肝、鴨肝較嫩,煮熟後容易研成泥狀。
(趙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