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產婦營養食譜的製定(3 / 3)

(九)羊排粉絲

1.原料西洋參10g,當歸5g,肉桂1g,羊排肉450g,粉絲50g,香菜末2大匙,蒜末l大匙,白醋1/2匙,薑4片,蔥5段,鹽少許,味精少許。

2.製法羊排肉洗淨切成長塊,粉絲以熱水稍泡軟後瀝幹,藥材裝入過濾袋中備用。鍋熱入油燒熱,入蒜末爆香,再入羊排肉炒至肉變白,加醋炒幹後,入薑片、蔥段、藥材包及水7杯煮幹,改小火燜煮至肉熟爛(約半小時),去蔥、薑及藥材包,入粉絲煮開,再加鹽和味精調味,並撒上香菜末即可。益精補氣,溫中散寒,對於寒性腹痛、乳汁少,產後體弱有良效。

(十)香酥海帶

1.原料水發海帶、酥炸糊各200g,水發冬菇20g,薑絲10g,精鹽、味精、白糖、酒各適量,植物油500 ml(實耗150 ml)。

2.製法將海帶洗淨,切成長4cm、寬0.5cm的帶狀;冬菇洗淨,去蒂亦切成絲備用。將海帶加水煮軟,撈出瀝幹水,放入碗內,加入薑絲、冬菇絲拌勻,再加入精鹽、白糖、酒等醃幾分鍾。將油燒至五分熱時,抓起一小紮海帶,裹上一層酥炸糊,入油內炸至金黃色撈出,過5~6min後,再放入油內炸一次。上桌食用時另配椒鹽、麵醬等作料。適於“坐月子”產婦的碘補充。秋季產婦口咽幹燥,食欲較差,香酥海帶更具實用價值。

(十一)鮮菇炒豌豆

1.原料鮮蘑菇100g,鮮嫩豌豆150g,醬油15g,食油10g,鹽2g。

2.做法把豌豆剝好,鮮蘑菇洗淨,切成小丁。燒熱油鍋,把鮮蘑菇丁、豌豆、醬油、鹽一同放入,用旺火快炒,炒熟即成。鮮蘑菇炒豌豆青白相間,賞心悅目,清脆味美,無油膩,特別適合於產婦因油膩過厚引起的口味不佳。豌豆還具有通乳功能。

(十二)豬蹄蔥白煮豆腐

1.原料豬蹄1隻,蔥白2節,豆腐60g,黃酒30 ml。

2.製法將豬蹄洗淨切開,與蔥白,豆腐同放砂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30min,再倒入黃酒,加入適量食鹽,可下乳,或王不留行15g,豬蹄2隻,同燉,飲湯食用,適用於乳房脹痛,肝鬱氣滯,乳汁不通者。

三、營養湯譜

(一)清燉雞參湯

1.原料水發海參400g,童子雞7500g,火腿片25g、水發冬菇、筍花片各50g,雞骨500g,小排骨250g,精鹽6g、料酒35g,蔥、薑各10g,味精5g,高湯1000g。

2.製法將發好的海參洗淨,下開水鍋氽一下取出。雞骨、小排骨斬成塊,與童子雞一起下開水鍋氽一下取出,洗淨血穢。冬菇去蒂,洗淨泥沙待用。將海參、童子雞放在湯鍋內,將筍花片放在海參與童子雞間的空隙兩頭,火腿片放在中央,加入料酒、味精、精鹽、蔥薑、雞骨、小排骨、高湯,蓋上蓋子,上籠蒸爛取出,除去雞骨、排骨,撈去蔥薑即可食用。補腎益精、養血潤燥、健脾壯骨、倍益髒腑,對於產後體虛食之有益。且富含磷、鈣,對於嬰兒骨質發育甚為有利;含蛋白質豐富,對於產後母體營養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烏雞白鳳湯

1.原料烏骨雞1隻(約1000g),白鳳尾菇50g、黃酒10g、蔥、薑、味精各5g。

2.製法雞宰後去血,清水煮至90 ℃左右,見四周冒水泡時,加入一匙鹽離火,浸入雞,見雞毛淋濕,提出脫淨毛及嘴尖、腳上硬皮,剪去趾尖,剪開雞屁股,開膛取出內髒,用水衝洗幹淨。清水加薑片煮沸,放入雞,加上黃酒、蔥節,用小火燜煮至酥,放入白鳳尾菇,調味後沸煮3min起鍋食用。烏骨雞滋補肝腎的效用較強,食用本食品可補益肝腎、生精養血、養益精髓、下乳增奶,對於產後補益之功、增乳之效尤妙。

(三)團魚湯

1.原料團魚(鱉)1000g,蘋果5g,羊肉500g,生薑、味精各5g,食鹽10g,胡椒0.5g。

2.製法團魚(鱉)放入沸水鍋中燙死,剁去頭爪,揭去鱉甲,掏出內髒洗淨。羊肉洗淨待用。將團魚肉、羊肉切成2cm見方的小塊,放入鋁鍋內,加蘋果、生薑及水適量,置大火上燒開,移至小火燉熬至熟。加入食鹽、胡椒粉、味精即成。可佐餐,亦可單食。從藥性而言,團魚偏於熱,羊肉偏於溫,兩者相合則藥性較為平和,共具滋陰養陽、補氣養血,對氣血陰陽均有滋益之功,對於產後母體無明顯病變者補益之效尤佳;對於產後氣血虛弱、乳汁量少、惡露不止、虛勞羸瘦、腰膝酸軟等均有一定治療作用。

(四)黑魚湯

1.原料黑魚1條(250g),水、鹽、味精少許。

2.製法黑魚刮磷去髒後,加水和鹽少許,加入鍋中燉湯1 h,肉、湯均可食用。含脂肪量少,鈣、磷、鐵含量較高。有補脾利水、祛淤生新、清熱、祛風等功能。連食數日,可治產婦和外科手術後虛弱,可使子宮和傷口愈合複原,一年四季皆可食用。

(五)砂仁鯽魚湯

1.原料砂仁1g,鯽魚150g,生薑、蔥、食鹽各適量。

2.製法鯽魚去鱗、鰓及內髒後洗淨,將砂仁納入魚腹中,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大火燒開後放入生薑、蔥、食鹽即可。砂仁鯽魚湯製作簡便,味鮮汁濃,香氣四溢,空腹時吃魚飲湯。理氣溫胃,消腫止咳。適合於產後少乳,營養價值較高。

(六)豬蹄瓜菇湯

1.原料紅棗30g,黃芪、枸杞子各12g,當歸5g,豬前蹄1隻,絲瓜300g,豆腐250g,香菇30g,薑5g,鹽少許。

2.製法香菇洗淨泡軟去蒂,絲瓜去皮洗淨切塊,豆腐切塊備用。豬前蹄去毛洗淨剁塊,入開水中煮10min,撈起用水衝淨、黃芪、當歸放入過濾袋中備用。鍋內入藥材、豬蹄、香菇、薑及水10杯,以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肉熟爛(約1 h),再入絲瓜、豆腐續煮5min,最後加入鹽調味即可。適用於產後體質虛弱,乳汁不足者。

(七)清潤瓜糖水

1.原料地瓜(又名番薯)約300g,紅糖100g,生薑8片。

2.製法將地瓜削去外皮,清水洗淨,切成塊,待用。把適量的清水放入煮鍋,置於爐火上,用旺火燒開,放入地瓜、薑片,同煮約50min。待地瓜軟透時,再加入紅糖調味,即可供食用。補中和血,益氣通乳。最適宜婦女產後食用,既可以增乳,又可治療便秘。

(八)番茄豆腐雞蛋湯

1.原料番茄100g,豆腐200g,雞蛋1個,味精等作料。

2.製法番茄每個均切成四塊,豆腐切成小方塊,雞蛋敲入碗中,加適量鹽攪勻;豆油50g倒入鍋內,油燒至八分熱時,下番茄炒後,放入適量水和豆腐,待湯開時倒入雞蛋攪拌,起鍋盛碗,放入適量蔥、鹽、味精調味。番茄中的維生素C在果蔬中含量最高,豆腐含蛋白質高。湯味清淡不膩,消化吸收率可達95%,且含礦物質、鈣、磷、鐵較豐富,營養豐富。

(九)清湯

1.原料母雞200g,肘子500g,精鹽、味精各7.5g,料酒、蔥、薑各10g。

2.做法宰殺母雞後去淨毛及內髒,洗淨,將雞胸肉及雞腿剔下,與翅膀一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待燒開後撇去血沫。然後用小火煮4~5 h。將雞胸肉及雞腿肉去淨油質後拍碎成雞茸,加入清水調稀,放入精鹽、料酒、蔥、薑、味精等待用。將煮好的雞湯濾淨碎骨、肉,並撇去浮油,燒開,將調好的雞茸倒入湯內攪勻,待燒開後再撇淨油沫等雜質,即可成清湯。養血生精,益氣補體,長肌肉,下乳汁,為產後“月母”補本下乳最有用之食品。

(十)當歸生薑羊肉湯

1.原料當歸15g,生薑15g,羊肉250g。

2.做法將羊肉切成小塊,同當歸、生薑放入瓷罐中,加水500 ml,用旺火燉至羊肉熟爛後食用,用於產婦分娩後小腹持續疼痛。

(趙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