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自然產產婦看護(3 / 3)

雖然現代醫學的進步,已經使自然生產後會陰傷口感染的概率降低許多,但仍然不能完全避免。根據統計顯示:自然生產後發生傷口感染的概率為0.3%~0.5%。生產後發生會陰傷口感染,對產婦而言是一個不愉快的經驗,身心備受煎熬,也往往不知所措。

(一)產後傷口感染的護理

1.向產婦講解產後傷口感染發生的原因陰道的環境在正常情況下,有許多種細菌在其中生長,維持平衡。而自然生產時陰道及會陰部位不可避免會有一定的裂傷,造成陰道的細菌常汙染到會陰傷口,所以理論上會陰傷口感染的概率應該很高。但是臨床經驗卻發現自然生產後,會陰傷口發生感染的概率卻很低。分析其原因,最主要是因為會陰的血液供應很好,使傷口愈合較快,而且血液中的抗體也可以殺死細菌,因此不常發生會陰感染。

自然生產後發生會陰傷口感染,最常見的原因是Ⅳ度撕裂傷,即會陰傷口較大,裂到肛門及直腸黏膜。因為肛門及直腸黏膜含有許多感染力較強的細菌,而Ⅳ度撕裂傷時,這些細菌汙染會陰傷口,因此較易在此繁殖而形成會陰傷口感染。

Ⅳ度撕裂傷一般發生在會陰傷口直切的概率較高,所以若產婦陰道與肛門距離較短或胎兒較大,可考慮會陰傷口斜切以避免Ⅳ度撕裂傷。止血不完全或凝血功能不良所造成的會陰血腫,是其次常見會陰傷口感染的原因,因為細菌容易在血腫處生長繁殖。其他可能導致會陰傷口感染的原因,包括對縫線過敏、抽煙及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等。

2.觀察感染後的症狀會陰傷口感染的症狀通常在生產後3~7天出現,起初傷口邊緣會有紅腫的現象而且疼痛加劇,接著縫線發生斷裂使傷口裂開而流出血水或膿狀分泌物,若出現上述症狀,必須盡快就醫。

3.傷口感染的處理在治療方麵,若會陰傷口感染較表淺而且麵積小,一般不需要重新縫合,隻需要多泡溫水,再按時服用抗生素即可,7~10天即可痊愈。

泡溫水的方式:首先準備一幹淨的塑料盆,其中裝入適量的溫水,另外可加入少許的優碘(5~10 ml),一天至少泡4次,一次15min,如此可將傷口內分泌物引流出來,並促進血液循環,當傷口變得較為幹淨時,優碘的量可予以減少或不用。

若會陰傷口感染較深或麵積較大,則需要盡快將縫線拆除,將傷口完全打開,如此可將其中的膿液及壞死組織快速完全地引流出來,然後每天泡溫水4次,並且使用靜脈點滴抗生素。

傷口再縫合的時機,以前的觀念認為須等到3~4個月以後,主要因為以前的醫師認為必須等到3~4個月後,傷口才會完全幹淨而且血液供應恢複正常;但是病患者在此等待的時間,生活品質很差,而且心理上的不確定感也讓患者感到不適。因此現在已嚐試在傷口打開4~8天後,若傷口幹淨即予以縫合。

(二)產後傷口感染的預防

1.注意傷口清潔,每日用加碘溫水清洗會陰。

2.多下床行走,幫助腸蠕動,促進排便。

3.產後24 h行熱水坐浴,幫助血液循環。

4.若發生傷口感染,則禁忌坐浴,宜用淋雨方式洗澡。

5.若有尿意立即排尿,禁忌憋尿以防加重感染。

6.交代患者養成每天檢查傷口的習慣,一直到產後2周為止。可幫助產婦檢查也可讓產婦用鏡子自查。

7.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