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樂”陪伴分娩“導樂”是一個分娩過程中的女性看護者,受過良好的專業培訓,擁有豐富的生育經驗和愛心、同情心、責任心,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技能並能給人以信賴感,她能在分娩過程中用目光、語言和行動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幫助產婦在產程中最大可能地發揮其自身潛力來完成分娩過程。“導樂”還是產婦與醫務人員之間的橋梁,發現異常情況能立即與醫生聯係並及時處理。
2.親人陪伴分娩分娩過程中由親人,尤其是產婦的丈夫在身邊陪伴,對產婦鼓勵和安慰,能使產婦產生自信心,更好地配合完成分娩。
3.提倡非藥物鎮痛分娩疼痛有其生理學和心理學基礎。分娩鎮痛方法應達到以下要求:①可加速產程或不影響產程;②對母嬰無害;③起效快,方法簡便;④使產婦保持清醒。分娩鎮痛的常用方法有藥物性鎮痛和非藥物性鎮痛兩種,WHO提倡用非藥物性鎮痛,其具體方法如下。
(1)家庭化的分娩環境將所有的醫療器械都貯藏在產房壁櫥內,床上用品、窗簾、家具等都盡可能擬家庭化,以此減輕產婦的緊張心理。
(2)轉移產婦注意力播放產婦喜歡聽的音樂,鼓勵她哼唱歌曲,陪伴者與其聊天等方式可使產婦的注意力從宮縮引起的疼痛和不適上轉移開。
(3)控製呼吸在分娩過程中,根據產程,指導產婦根據宮縮的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掌握主動地調整呼吸頻率和節律的技巧。控製呼吸可以緩解由於分娩所產生的壓力,增強產婦的自我控製意識,常與轉移注意力方法聯合使用。對此,可采用深吸靜息放鬆訓練法控製呼吸。其具體方法:讓產婦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呼出,在呼氣的同時,心裏默默地數“1,2,3,4,5……”如此反複。既可緩解疼痛又可降低腹壓。
(4)采取自由體位第一產程時鼓勵產婦多走動;或取直立位,頭靠椅背部,也可站著靠在丈夫或“導樂”陪伴分娩人員的身上;也可在相關人員的攙扶下取半蹲位或跪位,這樣可以緩解疼痛,但不主張采取平臥位。
(5)熱敷用熱濕毛巾熱敷腰背部有減輕疼痛的作用。
二、待產婦精神心理護理
產婦的精神心理狀態在分娩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受重視。妊娠是婦女一生中重要的階段之一,分娩更是婦女生命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生活體驗。分娩對於產婦是一種壓力源,會引起一係列特征性的情緒反應,常見的情緒反應是焦慮和恐懼。產生焦慮和恐懼的原因大致有:胎兒畸形、胎兒性別與自己希望的胎兒性別不一致、難產、自己對分娩的承受力、分娩時的疼痛、分娩中出血、分娩意外、住院分娩所造成的陌生感、醫院環境的刺激以及與家人分離的孤獨感等。
焦慮和恐懼的心理狀態使機體產生一係列變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致使子宮缺氧而發生宮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產程延長。同時,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升高,導致胎兒缺血缺氧而出現胎兒窘迫。焦慮時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可使子宮收縮力減弱,而對疼痛的敏感性增加。研究證明,產婦的性格特征、文化背景、知識水平、社會條件和環境、個人經曆等都是分娩時產婦心理狀態的影響因素。有較強自我意識性格的人往往能表現出較成熟的情緒,適應變化,接受自己,靈活而又自信地滿足自我需要,隨時準備接受新的責任;有家人陪伴的產婦其第一、第二產程較沒有家人陪伴者短,手術產機會也較少;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產婦對分娩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進而具有健康的心態,其焦慮、恐懼的程度較輕。因此,要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采用先進的醫療設備與護理設備以及較高的醫術、良好的社會支持係統,並用既往的成功經驗等增強待產婦的信心,減輕其焦慮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