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研究商業之前,先琢磨透人(1 / 2)

皮爾龐特畢業後去了美國的鄧肯-舍曼公司做初級小會計,除了曆練之外,他還是父親朱尼厄斯在紐約的代理人,以父親公司的名義在紐約銷售彙票。

除此之外,皮爾龐特還有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父親朱尼厄斯的“情報員”,專門為父親提供紐約的政治和金融情報。

皮爾龐特來到紐約後,一刻也沒閑著,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所以先去考察了這座城市的文化生活。緊接著,看歌劇、聽音樂會、了解新聞時政,又找當地人打聽了一番風土人情。

做了這些功課,對紐約大致了解後,皮爾龐特便去了當時最興盛的華爾街。華爾街果然名不虛傳,很多國際財團和金融企業都在這裏開分號,爭地盤。

金融街上,人來人往,皮爾龐特細致觀察了那些大大小小的證券產業和投資公司。看到那些成功人士滿臉自信,渾身散發著成功者才擁有的強大氣場,他更加堅定了心底的那個聲音:要在這個城市生存下來,要成功,要體現自己的價值。

帶著這樣一份期望,在紐約安穩下來後,皮爾龐特廣交朋友,並不忘父親交給自己的使命,通過多種渠道搜集各類信息,分門別類整理好寄往倫敦,及時將紐約的各種時事、政治、金融等消息,包括小道消息,傳遞給父親。

皮爾龐特嗅覺敏銳,如果他改行做國家情報員,相信他肯定是最優秀的一員。也許是天生的能力,他能很快辨別出信息的價值和可靠程度。

皮爾龐特的鼻子直接觸及的是政府融資和客戶信貸方麵的資料。眾所周知,商人銀行的發展靠的就是這些信息,皮爾龐特真是幫了父親朱尼厄斯的大忙!

不僅如此,皮爾龐特還將美國的其他商業事務和新聞大事一一彙報給父親。為了保證父親及時了解到這些信息,他一周會往倫敦寄好幾封信。

皮爾龐特是個很細心的人,所以信的內容條理清楚,重點明了。雖然內容較長,但是分得比較細,且信息價值很高,甚至包括一些高度保密的數據。

皮爾龐特文筆較好,也洋洋灑灑,看信的朱尼厄斯很欣賞兒子這一點。除此之外,他在信中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見解中肯、到位。最讓朱尼厄斯欣慰的是:雖然隻是幾封信,但是從中可以讀到兒子對事物細心、對未來充滿信心的狀態。

同時,作為“情報員”的皮爾龐特除工作和搜集情報外,他也漸漸融入到了在紐約的新生活當中,開始了人生的另一段旅途。

皮爾龐特住在高檔時髦的曼哈頓上城區,他和皮博迪的侄子喬·皮博迪住在一起,相仿的年紀,共同的追求,讓兩個年輕人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於是紐約地區所有好玩刺激的地方均成了兩人的遊樂場所。

此時的紐約,雖然不及現在的奢華,但在當時來講也是美國數得上的城市,繁華的都市生活深深震撼了皮爾龐特和喬·皮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