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遠在大清帝國中部掌控局勢小澤圭吾收到石橋哲也的書信之時,已是石橋哲也身死之後了。然而在小澤圭吾等待捷報之時,卻盼來了斜月城丟失的戰報,隨之而來的一件件探報讓這位年過六旬的將軍再也沉不住氣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短短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北方的局勢已經徹底轉變,他所信任的石橋哲也大隊,竟被不足為患的民兵軍隊擊潰,更是連港口城市斜月城也丟失了,而北部碧波郡與雲川郡也徹底被控製了。此時處於北方的整個石橋哲也大隊軍團,已經孤立無援了。斜月城丟失一個月後的他才從中南部軍團抽調了一萬軍隊向斜月城進軍,欲先攻占探子回報僅有兩千駐軍的斜月城,再扭轉北方局勢。然而,當小澤圭吾將軍知道這些時,事實已遠非如此了。
在斜月城之戰後的一個月內,毅勇軍在孔誌學的指導下,五天之內便將碧波郡與雲川郡兩個沿海州郡側地控製,然後將一萬七千人馬都留守於這兩個州郡各城,並修建了諸多烽火台,以供斜月城調用。
之後軒毅等人帶著一千正規軍及新加入的七千預備軍直接趕回秀溪城。將秀溪城這十日間新增的四千正規軍加編於隊伍之中,帶領五千戰士先是將紅崖郡完全控製住。之後揮師北上,將黑沙洲的零散兩千駐軍清剿幹淨,然後留下一千正規軍駐守各處直接又向西部的青崗郡奔殺而去,一路勢如破足般的占領著一座座縣城,控製著一個個州郡。在新組建的正規軍不斷補充下,毅勇軍在半個多月的時間內,先是西北方的日峰洲,然後是韓穀郡,最後回擊山海洲,將整個北方的三洲五郡都掌控在毅勇軍手中。
在軍師孔誌學的指導下,一步步穩紮穩打,各種戰略戰術酌情實施。滿腹經綸的孔誌學因毅勇軍的強大實現了自己的抱負,然而毅勇軍也因這位軍師的博才將優勢擴向最大化。
北方的各個州郡,以碧波郡駐軍最多,其他州郡因地處偏遠,鬼子的駐軍也相對不足。西部的四個州郡中,守軍多一點的城市也就是五百駐軍之數,大多數城市都是二百人駐守,甚至小一些的縣城駐軍隻有二十來人。然而隨著毅勇軍戰士這半個多月的征戰,一共剿殺了鬼子八千餘人,狗子沒人統計,繳獲的戰略物資也是龐大駭人的。隨著毅勇軍征戰的連連得勝,欲加入毅勇軍百姓也是十分巨大的,在孔誌學兵貴於精的建議下,毅勇軍暫時隻招收了兩萬身強之士。
在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裏,趙連勝的千人隊伍為毅勇軍再度打造出一萬多套鋼盔鎧甲,六千餘支步槍。另人可喜的是,他們終於研究出機槍的做法了。甚至他們還專門為身體強壯的毅勇軍戰士改良了一批特殊槍械,趙連勝將其取名為穿甲槍。穿甲槍威力比機關槍還要高上一倍,因可直接射穿鬼子的鎧甲故取名為穿甲槍。隻是重量也很駭人,一挺足有百斤之重。隻有身知修煉有成的戰士才能輕鬆佩戴,普通人別說是使用了,就是扛著跑都費勁。這穿甲槍趙連勝的隊伍現今共打造出十挺。
回到秀溪城的孔誌學了解了現狀後當即組建了一萬正規軍,又向斜月城增派了四支大隊,趙連勝打造出來的穿甲槍也帶上了八挺。因為孔誌學看的十分清楚,斜月城此時在軍事上的地位是不容虛視的。
眾人落座於秀溪城原縣令府之中,白甲將軍軒毅坐於其上,黑甲衛士牛二坐於左下方,銀甲軍師孔誌學坐於右下方,綠甲精靈玲兒坐於父親身旁,其他各軍隊長落座於兩側。
軒毅開口道:“我想將隊伍交由軍師,軍師無論在德行與才華上都要遠勝於我,我欲回青林縣做一些其他事情。”
孔誌學起身道:“出謀劃策我力所能為,帶領軍隊還是需要將軍的,另外我建議將我們的大本營遷至青林縣。一是因青林縣周圍平坦地可供修建一方大城。二是秀溪城位置太過偏東,對西部的各州郡不易控製,而位於中部的青林縣很合適。另外鬼子留下的那處巨大礦洞我們也可加以利用。”
“北方再也他娘的翻不出鬼子了,頂著大清帝國的帽子丟人!不如咱們就另立國號吧?俺他娘的也好混個縣令幹幹。”牛二開口道。
軍師孔誌學聞言道:“我覺得不可。大清帝國南北的因地理差異,民風本就不同。可謂出師需有名,我們暫且做為大清帝國正義之師,他日進軍南下之時更易得民心,順民意。若是北方獨立的話,那將來南下之時性質就不同了,與入侵大清無異。那大清帝宮紫雲城如今也隻是個傀儡罷了,本州國侵占如此多年都沒有去推翻它,我們也不必急於一時。”
眾人聞言點頭稱是。並擬定大本營遷至青林縣,將軍仍是軒毅,軍事管理上由孔誌學負責。
至此,大清帝國北方的三洲五郡(山海洲、日峰洲、黑沙洲、紅崖郡、碧波郡、雲川郡、青崗郡、韓穀郡)已被毅勇軍徹底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