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二:獨立思考
“我總是發現自己埋頭苦讀很有用處。我發現,如果我隻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行事,既容易又有利可圖,而不是要別人告訴我該怎麼做,我可以保證,市場永遠是錯的。必須獨立思考,必須拋開羊群心理。”
——羅傑斯
所謂“羊群心理”,書中已經多次提到了,2008年前中國的股市,“羊群效應”非常嚴重。股民們的“炒股熱”使一大堆不是很懂股票的人都瘋狂開戶入市,然後聽著別人的建議買進、賣出。其實這種方法是羅傑斯所強烈反對的。羅傑斯從來都不重視華爾街的證券分析家。他認為,如果不進行獨立思考,隻是隨意聽從分析家的建議,那隻是隨大流,而事實上沒有人能靠隨大流而發財。這種觀點在本書中已經被其他投資學家的投資理論所證實,比如撒普的理論。
羅傑斯對投資對象的選擇讓我們看到了他的獨立思考能力能夠為他尋找到為別人所忽略的商機,從而為他帶來豐厚的回報。舉例來說:在量子基金工作時,羅傑斯最為重要的投資就是國防軍工股,當時沒有人關注到這個領域。正是因為大家都忽略了這些股票,所以這些股票因為供求關係價格會相對比較低,但這些股票具有巨大的潛力,並為他帶來巨大的收益。所以獨立思考的人能找到巨大的商機。
羅傑斯在韓國最為看好的是那裏的與女性有關的產業,同時他對韓國的旅遊產業也非常有信心,他認為這是最有可能被投資的產業。女性產業的蓬勃發展,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即使隻看看現在的中國,韓國服飾、韓國化妝品,被中國人視作寶貝,這恰恰反映出韓國與女性有關的產品在國外的盛行,這也從側麵看出韓國在這些產業方麵的發展空間。羅傑斯表示,若要對於旅遊業有信心,前提是朝鮮和韓國的問題得到解決,如這一問題得到解決,那麼兩國連接的地帶將成為十分重要的旅遊地區,在這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前,他對旅遊業的投資隻能持觀望態度。
其實從他的經曆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啟示:投資賺錢,我們不是不能成功的,關鍵是我們要有方法,不要在那裏毫無根據地想當然,因為這樣的成功隻是一種賭博。我們應該去認真研究每種股票背後所隱藏的信息,認真分析尋找一些適合自己投資的產業股票。當你用自己的獨立思考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那你就抓住了勝利的機會。
法則三:別進商學院
“學習曆史和哲學吧,幹什麼都比進商學院好,當服務員,去遠東旅行。”
——羅傑斯
羅傑斯在哥倫比亞經濟學院教書時,他總是告訴所有的學生,他們不應該來讀經濟學院,這是一件浪費時間和金錢的事情。讀書期間要花掉大約10萬美元,這筆錢與其用來上學,還不如用來投資做生意,無論賺賠,通過親身經曆學到的東西遠比在課堂聽那些管理或者投資理論有用得多。
羅傑斯到目前為止已經進行了兩次環球旅行,每一次旅行都會讓他對一些國家的真實經濟、社會狀況有更詳細的認識。第一次在1990年,他花了近兩年的時間,騎著摩托車,去了50多個國家;第二次是在1999年,他開著奔馳旅行車,在妻子的陪伴下,曆時三年,途經116個國家,從冰島出發經過歐洲、日本、中國、非洲、南極、澳大利亞、南美洲然後回到美國。
羅傑斯對投資的獨特見解並不是學生們在學校學習經濟學這類專業所能得到的,而是在自己的實地考察和實踐中形成的。每個人作出投資決策之前的思維過程肯定有自己的特點,對一個人來說,他的思維過程肯定在很多時候是相似的,那麼可以這樣說,一個人用經驗和反思總結出來的思維過程肯定會讓他在大多時候受益,所以我們要善於從經濟和反思中得到益處。一項投資如果成功了,那麼是應該的;如果失敗了,那它會給我們更多的東西,這就是經驗和反思,它會讓我們在不久的將來賺到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