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原沉思片刻,眼中閃爍著精明的光芒,緩緩開口道:“郝書記,找個時間,我想見見這位王蒙。或許,這是咱們區在全國脫穎而出的一個絕佳契機。還有,鎮上的事要嚴格保密,明天我去主控室看看,你得安排一個正股級別的專員負責,這事絕不能泄露。”他在心中盤算,要是能推動王蒙在全區推廣這套係統,說不定省委書記都會對我們區另眼相看。
郝堅表麵上應承,內心卻有自己的考量,但他明白,緊跟直係領導的步調才是上策。“沒問題,吳書記隨時吩咐。主控室的管理我們已經很嚴格,不過這係統還需經受幾次台風的考驗,明天上午我會在主控室恭候。”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保留。
此時此刻,當山陽縣的兩位行政領導者在各自的權力遊戲中勾畫藍圖時,王蒙正全神貫注於公司的實驗室,對龍河鎮的係統運行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以優化公司產品。他並不知道,關於天元公司的討論已經在悄悄醞釀。
隨後的八月和九月,山陽縣連續遭遇三次台風侵襲,每一次龍河鎮都仿佛預知未來般成功轉移群眾,損失遠低於曆年水平。其他鄉鎮的居民每次遇見龍河鎮的朋友,都不禁好奇發問:
“你們鎮子怎麼做到的?每次都能提前轉移,家裏還安排得井井有條,台風過後啥事兒沒有。”麵對這樣的詢問,龍河鎮的居民往往難掩自豪,湊近對方耳邊神秘兮兮地說:“我們鎮上有高人,那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龍河鎮在抵禦自然災害方麵的非凡表現終引起了市領導的關注。縣委書記吳原本打算保持低調,但龍河鎮的異常還是因市防汛防台指揮部一名工作人員在對比曆史數據時發現的異常而浮出水麵。這名工作人員發現,今年山陽縣上報的材料中,以往的重災區龍河鎮的報導卻意外稀少,整個縣的損失相比往年大幅減少,好奇心驅使他進一步在網絡上搜索。搜索結果讓他瞠目結舌,滿屏皆是“未卜先知”、“高人指點”。恰巧他在龍河鎮有個經商的同學,一通電話打過去,同學的反饋讓他更加堅信不疑。
“你也聽說了?我們鎮的書記簡直就是神仙,每次預先轉移的地方,不久就會有大災難。神奇不神奇?我家店鋪嚴格按照鎮裏書記的指導做了防水和人員撤離,台風一過,除了髒點,基本沒損失,哈哈。”
工作人員愈發確信龍河鎮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向上級彙報時順嘴提了一嘴。但該副處級幹部並未立即將情況上報給指揮小組副組長。一次閉門複盤會上,市委書記詢問山陽縣情況時,市委副書記鄒剛一時語塞,隻好承諾後續展開深入調查。
“吳書記,剛接到通知,市委副書記鄒剛明天上午要來咱們縣龍河鎮調研。”吳原的秘書畢恭畢敬地報告。
“好的,我知道了。你通知縣委辦,讓龍河鎮也準備一下。我這邊會親自給鄒書記打電話。”待秘書退出,吳原皺眉拿起電話。
“喂,鄒書記您好,我是山陽的吳原。有點事情需要向您彙報。”
“哦,吳原啊,記得你,去年你們縣成績斐然嘛。什麼事,說吧。”
“鄒書記,您明天來龍河鎮調研,我建議盡量減少隨行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