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後,美國解決了幾個國際問題,解決好也罷壞也罷,都算解決了,索馬裏問題、科索沃問題、阿富汗問題、伊拉克問題,等等。這些個問題的解決,政績歸了老布什、克林頓和小布什。留給奧巴馬的,也是美國當前最頭疼的國際問題,就是伊朗問題和朝鮮問題。這兩個國家都想搞核武器,至少要利用一下核能。這兩個問題,對美國無所謂輕重,哪裏冒尖了就到哪裏去滅火。
朝鮮問題,多出個“六方會談”。談判解決問題,好,可以避免戰爭。但是,談來談去,原來的問題依然存在著,分歧某種時刻還大過共識,就成新問題了。美日韓害怕朝鮮有核武器,朝鮮想擁有核武器至少要利用一下核能,這種心理上的差距,不僅沒變小,反而變大了。在中俄的撮合下,“六方會談”肯定還會繼續談下去,問題是再談還能夠解決什麼。如果談著談著,朝鮮又鼓搗出點什麼東西,美日韓還是害怕,也拖大了問題。到最後,對朝一戰,仍然難免。而這一戰,可能曆史地落在了奧巴馬身上。美國幾十年來的總統,沒有不打仗的,打仗也是美國幾十年來總統的主要政績。奧巴馬一仗不打,不現實,問題是選擇誰打。
小布什走了,奧巴馬來了。然而,曆史又巧合地走到了一起,當年小布什以“說你有你就有,說你無你就無”的態度對伊拉克開戰,奧巴馬在朝鮮衛星上天後還堅持認為那是導彈。從這個態度上可以看出,奧巴馬和小布什都有先入為主的個性。奧巴馬“說你是什麼就是什麼,說你不是什麼就不是什麼”的心理,與小布什對伊拉克開戰的理由,如出一轍。現在,隻是多了個“六方會談”,否則朝鮮問題可能早就引爆了。奧巴馬也呼籲朝鮮避免采取進一步的行動,同時表示美方將繼續致力於通過六方會談解決朝核問題,但這不是美國心理上的轉折,而是政治家的一個策略。
奧巴馬“說你是什麼就是什麼,說你不是什麼就不是什麼”的心理,決定了朝鮮問題的前景不容樂觀,而且他的任內解決朝鮮問題的方式,戰爭的可能性升級了。
朝鮮出奇地強硬,美國很難受
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說,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上任以來,新政府“絲毫沒有改變”敵視朝鮮的政策,朝鮮將繼續加強國防實力和核威懾力。
美國朝鮮政策特別代表斯蒂芬·博斯沃思抵達韓國訪問。他說,奧巴馬政府沒有對朝鮮采取敵視政策,美國願在朝鮮半島核問題六方會談框架下與朝鮮展開雙邊會談。
朝鮮外務省發言人通過朝鮮中央通訊社發表談話說:“對奧巴馬政府上任幾個月來遵循政策的研究表明,美國敵視朝鮮的政策絲毫沒有改變。”
這名沒有公開姓名的發言人一一舉例:奧巴馬把朝鮮上月發射活動稱為“挑戰”和“挑釁”,推動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對朝鮮實施“適度製裁”,試圖“扼殺”朝鮮國防工業;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稱朝鮮為“無賴政權”、實施“暴政”;奧巴馬政府還在上台後不久與韓國舉行“史上規模最大”的聯合軍事演習,“嚴重威脅朝鮮安全”。
“美國堅持敵視朝鮮的政策,本質上旨在消滅朝鮮人民自主選擇的意識形態和製度”他說,“美國如果不改變敵視對話夥伴的政策,就不必期待(對話)取得什麼成果。”
朝鮮2009年4月5日宣布成功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後,聯合國安理會發表主席聲明予以譴責。朝鮮拒絕接受這一聲明並宣布退出朝鮮半島核問題六方會談、按原狀恢複已去功能化的核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