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由女神下的美利堅合眾國(1)(1 / 3)

複興後的危機

在紐約曼哈頓外海自由島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自由女神像,凡是去參觀的人,都要搭渡輪才能抵達自由島。這座自由女神像,是1876年美國建國一百周年時,作為友邦的法國為了紀念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美法聯盟,贈送給美國的禮物。

這在當時不能不說是一件大事,象征著美國向一個“自由、民主”的過渡。這座自由女神像的建造前後花費了十年時間才完工,建成以後成為紐約最顯著的地標。女神右手高舉火炬,左手拿著美國憲法,頭戴著代表四大洋、七大洲的頭冠。這座自由女神像在經曆了一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後,儼然已經成為了美國民主精神的象征。

自由女神像的設計者是藝術家弗萊特立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蒂。據說,巴托爾蒂是以其妻子尚奈密麗作為女神像的模特兒,而像的麵貌則根據藝術家母親的臉型來塑造的。至於女神像內部的鋼構架是著名工程師亞曆山大·古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此人因1887年至1889年間為巴黎博覽會設計的鐵塔而聲名大噪。

自由女神像在法國製作了八年,1884年製作完成,1885年運往美國組裝。落成後,美國總統克利夫蘭主持了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儀式。自由女神像的基座高150英尺,像高151英尺,重225噸,這樣巨大的塑像工程當時可謂世界之最:巍然矗立,雄偉壯觀,渾然一體。女神的眼睛就有2.6英尺寬,右手握著火炬,直衝雲霄;左手抱著美國憲法,象征美國獨立宣言,上麵刻著1776年7月4日,這正是獨立宣言發表的日期;腳上拖著被掙斷了的鐵鏈,神態剛毅,氣宇軒昂,象征美利堅這個新興國家獨立、自由、民主的氣概。每當夜晚,從火炬上發出的橙黃色的光芒,與基座四周的探照燈相映生輝,景象甚為壯觀。然而這是不是就象征著美國從此就將屹立於世界之巔呢?

自從前蘇聯解體後,美國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無論是經濟、軍事、政治還是科技、文化、教育、體育等均處在世界的領先地位。美國一騎絕塵,超強的綜合實力,使得任何一個對手在它麵前都顯得那麼的可憐與弱小。

美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就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經濟實力明顯增強。首先,美國占世界GDP和貿易的比重上升。另外,美國也扭轉了占世界商品和服務貿易的比重下降的趨勢,從1990年的13.5%提高到1999年的15.6%;同期,日本從7.9%降到6.2%,歐盟從43.6%降到38.2%。此外,美國在全球競爭力排行榜上連續穩居首位,重新恢複並保持世界競爭力的首位;在優化產業結構上處於領先地位,隨著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提高,美國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優勢較大,服務業信息化程度高於其他主要發達國家;並通過加大研究與開發投資力度加快了創新速度,在新經濟方麵獨占鼇頭。據美國家科學基金資料,在1992~1997年間,美國研發開支每年平均增長2.7%,相當於英國、法國、德國開支平均增長率的2倍。美國每年研發開支與英國、法國、德國總開支差不多。

也許,曾經的美國足夠強大,強大得令世人談美色變;也許,曾經的美國足夠有實力,美國的經濟牽動著全世界的命脈;也許,曾經的美國發展迅速,迅速到人們的反應還跟不上步伐美國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還是體育等方麵都令世人汗顏然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各種社會事件已經令美國人心惶惶,甚至令當前第44屆總統奧巴馬勞神傷腦:奧巴馬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形象而又準確地描述他麵臨的國際形式為烏雲密布——現在我們都深知,我們身處危機之中。我們的國家在戰鬥,對手是影響深遠的暴力和憎恨;國家的經濟也受到嚴重的削弱,原因雖有一些人的貪婪和不負責任,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作為一個整體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同時也未能做好應對新時代的準備。我們的人民正在失去家園、失去工作,很多企業倒閉。社會的醫療費用過於昂貴、學校教育讓許多人失望,而且每天都會有新的證據顯示,我們利用能源的方式助長了我們的敵對勢力,同時也威脅著我們的星球。統計數據的指標傳達著危機的消息。危機難以測量,但更難以測量的是其對美國人國家自信的侵蝕——現在一種認為美國衰落不可避免、我們的下一代必須低調的言論正在吞噬著人們的自信。

奧巴馬一一列舉了美國當前麵臨的問題,坦言,“美國現在處在危機之中”。奧巴馬指出,美國當前內憂外患——在外有戰爭、暴力和仇恨;在內經濟遭到削弱,貪婪和不負責任的結果都正在影響著美國。住房、工作、健康、教育、能源等領域都麵臨著危機,但美國別無選擇,“我們隻能麵對危機”。

嚴峻的挑戰讓一直以來俯視其它國家的美國大佬開始擔憂了,雖然其表明渡過難關的信心和決心,但是字裏行間無不透露出對衝突和矛盾、危機和恐懼的敬畏。已經取得的成就能讓他們一直輝煌嗎?美國國民正在消褪的自信心是否還能結合起來發揮曾經無以抗拒的自由的美國人民跨越難關的能量?這一切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