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宇宙是什麼?應該怎樣解釋宇宙呢(1 / 1)

《漢語詞典》中對宇宙的解釋是“四方上下為宇,古往今來為宙”。簡單地說,宇宙就是空間和時間的總稱。

那麼,宇宙是怎樣演化的呢?

中國古代有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西方對宇宙來源的解釋:“一代消逝了,另外一代降臨了,但地球是永恒的,過去是什麼,將來還是什麼;過去被做成什麼樣,將來還是什麼樣。世界上沒有任何新東西。”這種思想在西方比較普遍。連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都深受此思想的影響,愛因斯坦在發表廣義相對論之後,與他同一時期的荷蘭物理學家德西特把它應用到了宇宙上。研究結果表明,根據相對論理論,宇宙是動蕩不止的,要麼膨脹,要麼收縮。為此,愛因斯坦修改了自己的理論,使“宇宙重新靜止”了下來。這是科學史上的一大失誤,後來愛因斯坦曾遺憾地說:“這是我一生中犯下的不可饒恕的錯誤。”

在這之後,俄國的科學家對愛因斯坦的理論作了某些修正,他們的計算結果表明,宇宙可能處於周期性地收縮和膨脹之中,也可能無限製地膨脹下去。

接著,美國天文學家哈勃利用大倍率的天文望遠鏡發現宇宙確實是膨脹的。

美國天文學家斯萊弗(1875-1969年)通過儀器也探測到我們的太空中多數星係中顯示著明顯的“紅移”現象。這意味著它們是背向地球運動的。由於每一顆恒星都向外發出光波,如果恒星朝著我們運動,它的光被恒星或星係的原子吸收的地方會出現黑色的線條,因而看上去,顯得比較藍。隨著這顆恒星離開我們越來越遠,這些線條就會始終向著紅光的方向偏移,從視覺上看它發出的光會變紅,這就是天文學家所說的“紅移”現象。越遙遠的星係的發光具有越大的紅移,表明這個星係離開地球的速度就越快。

據科學家考證,最遙遠的星係正以每秒幾千米的速度向外運動。那麼,宇宙會不會永久地膨脹下去呢?這種膨脹是由什麼引起的?為此人們進行了大量的觀測與研究。

根據最新觀測資料,科學家發現,宇宙的膨脹速度正在漸趨減小。那麼這又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這種膨脹速度會不會最終停止下來,而導致宇宙開始收縮,並回歸到宇宙大爆炸之初的狀態呢?或者在經曆強烈的收縮之後,產生一次新的大爆炸,從而產生一個新的宇宙呢?

當然,要使宇宙終止膨脹,就需要一定量的引力。能否達到這個量,取決於宇宙物質的平均密度能否達到一個量,這個量就是臨界密度。但是,如果宇宙存在大量的“暗物質”,那麼它的平均密度就難測定了。

宇宙年齡的測定也是宇宙膨脹與否的一個指標,但宇宙年齡的測定難度也很大。

宇宙究竟是繼續膨脹著,還是將要收縮呢?在我們現在的宇宙產生之前,是否就曾有過這樣膨脹、收縮的循環過程呢?這都將是一個謎,等待著人們去探索。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