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再三,他隻覺得是所謂世道炎涼,朱門酒肉臭,唉,菊與刀。唉,軍國主義。唉,唉......
高高在上的憐憫占據著他整個空蕩的大腦,此刻他覺得自己是如此的善良與博愛。
初中,永遠是白日夢最旺盛的年紀,但情緒上頭完之後,總要回歸到現實裏,他正好處於作業沒有做完隻要沒被發現就沒關係,但是如果被發現在玩電腦就會被訓的家庭環境裏。
時間恰好是處於父母可能會下班回家的時候,對比起成年人的精明而言,他沒有什麼興趣去賭一把父母不回家的可能性,就像他的成績一樣,他習慣於穩紮穩打的表演出一副優秀學生的模樣。
他喜歡享受老師的青睞,畢竟家裏麵沒有人在乎他的努力,即便他是年級第一也不怎麼在意,正常來說家裏麵總會把孩子的獎狀貼在牆上,但他的獎狀在幼兒園第一次被爸爸揉成一團扔進垃圾桶之後就習慣性扔掉了。
後來聽同學說,他的父母比其他同學父母年輕的原因隻是因為他的父母是二流子,是未婚先有子的典型,他再怎麼聰明也是沒用的,這畢竟隻是個小縣城,他最後的結局也隻是和他們一起打工罷了。
畢竟真正聰明的人永遠不可能是在一個縣城裏的人,一個父母曾經都是黃毛太妹的人,一個獎狀會被扔在垃圾桶裏的人。
但老師告訴他能讓他走出這裏的人隻有他自己,他的成績很好,但是要理解一些過來人的話還是很困難,但當他聽到有的同學說這種話老師對每個同學都會說的時候,他便沒有當真了。
但他還是很喜歡老師願意像一個合格的成年人一樣告訴他人生的道理,願意把他當做學生的榜樣,願意笑著告訴他快上台發表自己考得全年級第一刻意編寫的“經驗之談”
生活嘛,就是這樣在各種各樣的謊言和真相裏麵交織成的網,他如果要活得輕鬆自在一點,那就要把這些真假虛實看淡一點,怎麼活得舒服就夠了。
所以在大部分人看來,伍程錦是一個在糟糕的家庭環境之下生長出來的蚌中明珠,除了一部分同學討厭他這種“好學生”的作態以外,大部分人都很喜歡他,包括他的父母,即便父母並沒有那麼看重他的榮譽,但那隻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瞧伍程錦現在這副不驕不躁的姿態,他們比任何人都要自豪。
現在他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到房間裏寫自己的作業,或者是假裝自己在預習,即便實際上他可能在塗鴉、看小說或者偷偷用手機聊天,反正父母不上心,他幹什麼都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