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回 韓猛歸降(1 / 3)

“主公,華雄送走了顏良,快步前來,看到我是不是太過意外?”

“你什麼時候來得,我怎麼不知道,我搖了搖頭,看來我手下這批侍衛要更換了。”

“哈哈,華雄說,我在主公偏房住了這麼長時間,他們難道看不出我和主公的情誼。別那麼疑神疑鬼了,我這次前來就是要助你一臂之力的。”

“難道清水有喜了,我說,不如華先生應該不會放你前來的吧?”

“主公一猜即中,華雄說,我華家有後,我已將未出生的嬰兒托付給了大哥,讓他以後跟隨大哥學醫,不再習武,遠離戰爭。”

“文和已經隨我做了軍師,我說,舊人相逢,我請文和前來,一同敘舊。”

“這個不必,文和和我沒有深交,不用麻煩。華雄笑笑說,主公不讓我前去帶兵,難道真想讓我做個侍衛隊長?”

“那豈不是大材小用,我說,阿雄暫且屈尊做幾天,待青州一統,騎兵整休,再作安排如何?”

“主公既然說了,華雄說,我就委屈幾天,勉強做個隊長,侍奉你吧。”

“主公,軍師求見。”

“文和來了,華雄說,我先回避下吧。”

“主公在和誰人交談,賈詡快步流星的走了進來,見到華雄,先是一愣,隨即失聲叫道,阿雄,死而複生!”

“是我,華雄見回避不了,對賈詡說,舊日故人,也就隻有主公和你吧?”

“公明難道不是故人?”我突然想到了徐晃,順口問了一句。

“他不是死於亂軍中了嗎,華雄急切的問道,公明現在身在何方?”

“公明現在曹軍陣營,賈詡說,前次曹操落敗宛城,如果不是公明力拒,隻怕長安、洛陽已屬袁氏。”

“我和公明一向深交,待我見他時,勸他歸降主公,華雄說著,突然大笑起來,差點忘了,他和主公的關係也不差。”

“公明一向標榜忠義,前次棄了楊奉已屬不易,如果勸他前來,隻怕難了。”

“主公,阿雄怎麼穿著侍衛的衣著,賈詡笑道,難道阿雄大不如前,隻能做個侍衛了?”

“文和損我,華雄說,我雖不才,統帥一支部隊還是綽綽有餘,現在不及調派,先跟在主公旁侍奉幾天。”

“主公的亡命騎兵是否為阿雄準備的,賈詡說道,統帥孫觀似乎難以駕馭所部。”

“哈哈,原來主公早有安排,華雄大笑說,我可以安心做你的侍衛隊長了。”

“阿雄身為一員猛將,哪有無兵可帶的道理,我說,這支騎兵的前身是袁術的近衛。孫觀隻是暫且統領。”

“阿雄可做奇兵出現,賈詡說,剛才交戰,袁軍內部似乎有變,擊破袁軍大營,隻在這幾日。”

“那我們大可明日出兵,擊破大營,華雄興奮地說道,主公,我要作為先鋒!”

“阿雄莫急,在等幾天,想必袁軍會自行退去,那時我們乘勝追擊,可以大獲全勝。”

“主公也料到了,賈詡說,我此次前來,就是勸說主公按兵不動,以待時機。”

“那是,主公現在非比以前,華雄說,腦子比我好用多了。”

袁軍出現的種種變故,使我萬分高興,一方麵不要和自己的好徒弟袁尚交手,另一方麵,袁紹重新出山,四子袁鵬掌權,必定會有次大清洗,所謂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袁譚、袁熙兩個重新掌控了自己的嫡係部隊,如果不存私心,尚能和我一戰,如果存在私心,暗中保存實力。

“主公,諸葛軍師已經會集諸位將領前往議事大廳,特派我來想請。”

“走吧,文和、阿雄聽聽副軍師有何高見。”

“我就不參加了,華雄說,我也說不出好計策,主公下令,我隻管照做。”

“主公,我們走。”

諸將齊聚一起,看到我和賈詡前來,諸葛亮笑著說:主公和文和一來,人已到齊,我現在說說,我軍下一步的行動。

“袁軍上層已經發生了變故,現在和我軍對峙的已經不在是袁尚,軍權已經散布在袁譚、袁熙、袁鵬手裏,所以我軍一舉攻克聯營,拿下北海,一統青州的時機到了。”

“袁軍雖然有所變動,但軍力仍在,孫觀說,隻觀察期營盤,軍力達我軍五倍以上,隻怕攻擊不易。”

“仲台說的有理,臧霸起身說,前次,我帶投槍營偷襲,發現袁軍營盤,互為犄角,實在難以攻打。如果兵力少於我軍,重兵壓進,可破大營,現在數倍於我軍,難以啃下。”

“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諸位都知道袁軍分為五大軍團,韓猛處於中立狀態,其餘四庭,各為其主。以前礙於袁紹的失勢,袁尚在危難中所展現的才華,各個軍團將領同心協力打垮了曹操的北侵。現在袁軍對陣我軍,屢次戰敗,將領互相猜測,彼此不相信任。已如一盤散沙。”

“大哥,那我們還等什麼,直接衝過去,不就行了。”

“大哥,雖然現在袁軍有了變故,但還不至於成為一盤散沙,應該還是有些凝聚力,張遼說,如果貿然攻擊,隻怕我軍損傷巨大。

“四弟太過謹慎,張繡說,現在袁尚剛剛失勢,以我之見,大哥可以先冷眼觀看幾天,袁軍內部應該還會有變動。”

“三主公的說法不無道理,魏延說,但我認為應該趁著袁軍剛剛開始變動,積極展開攻擊,讓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再次凝聚團結。”

“我和文長的想法相同,如果拖延時間過長,袁軍重新凝聚人心,隻恐貽誤了戰機。”

“我們大可雙拳出擊,賈詡說,一方麵以靜製動,一方麵以動製靜。”

“怎麼一會以靜製動,一會以動製靜。張繡搖了搖頭,我有些聽不明白。”

“就是呀,軍師說的什麼。”

“具體的說,一方麵我們在平昌按兵不動,隨時注意袁軍大營的動靜,一方麵派出部隊繞開昌邑攻擊下密、東萊。這樣一來,對昌邑形成包圍,不但可以牽扯袁軍兵力,也可看出袁軍的動向。”

“我願帶兵攻擊下密,華雄再也按捺不住,從我身後站起,久疏戰陣,我要重振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