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後
蓋莊,雖位於沿海之濱,地理位置卻非常獨特,麵朝蓬萊東海,背靠斷壁大山,遠隔於塵世,卻是魚米之鄉,人口達數百戶之多。
村上有一私塾,據說教書先生是十年前從朝廷告老退隱的內閣學士。退隱後閑來無事,便創辦了著這家私塾,名為白馬書院,坐落於蓋莊西側山壁之上,天時入春之際,煙雨繚繞也多了幾分仙居的味道。
今日一早,蓋莊的碼頭停了一艘大船,碼頭上則聚滿了蓋莊村民和白馬書院的學員,個個不是抱頭痛哭,則是依依不舍,好不熱鬧。
“大家安靜,學員都到前麵來,院長訓話拉哈。”一壯漢扯著嗓子喊道。
人群外圍站著一拄著拐杖的白鬢老人,身旁還有一芳齡女子小心翼翼的將其扶著。人群中的穿著白袍的年輕學子紛紛擠出人群,走到那老者麵前。
“十年寒窗,艱辛苦讀,不要枉費時日,是否能報效朝廷,出人頭地,衣錦還鄉,靠你們自己了。”那老者說話聲音並不大,卻是十分嚴肅。
此時大船之上放下了梯板,有一人探出頭喊道:“辰時三刻,海上大霧已散,立即起航。”
這次上京趕考人數隻有二十人,因十五年前蓋莊還是無名小村,又鬧妖,吃童男童女,搞到家家戶戶人人自危,不敢提生兒育女之事。直到那妖孽被嶗山老道降服後,蓋莊才日益興盛,發展,與外界通商。
“爺,別送了,回去吧,等我金榜題名,我一定回來接您老到京城享福去。”蓋雲接過蓋蓋柴春手上的包裹,依依不舍道。
“小雲啊,聽著,不管有沒有經榜提名,都得給我平安回來,聽到沒有。”此時的蓋柴春早把十五年前那老道的話丟到九霄雲外去,他現在更關心的是蓋雲,這一路能平平安安的,就心滿意足了。
蓋雲已跟著人群走向了船上的甲板,向蓋柴春揮了揮手,喊道:“爺回去吧。”
“一路小心啊,有沒有高中都得回來聽到沒有。”船已經抽回梯板,船帆已揚起,蓋柴春趁著現在能看見蓋雲的身影扯著嗓子喊道。
二十年前,有一柴夫上山砍柴之時,路經一石崖,石崖之壁上有一石洞。這柴夫便起了好奇心,進入石洞。進入洞口不遠處,卻聽得有一嬰兒哭聲。這柴夫深入洞穴後發現這洞穴之內有一木盆,木盆中竟有個嬰兒嚎啕大哭,柴夫見這嬰兒可憐,便將其收養,此後相依為命,從未在分開。
岸邊那人眼淚已倒流回到了心裏,有些心酸,或許每個人都有一個站在岸上等你回家的親人吧。
航期第三天,這天早上海麵又起了大霧,船老大將船帆降了下來,說是海上霧太濃了,看不清航道,怕撞上礁石群所以將船帆降下,先停航,拋錨。這艘船長達三十丈,船身前二十丈是甲板,後十丈和甲板底部都船艙。
船上是上除了二十名學子,還有六名船員和一名船老大。這日早晨學員們洗漱完後,都得船前甲板上看風景,雖然起了大霧,可都興致勃勃的做起了詩詞歌賦,第一次走出大山的他們,將要麵對外麵的世界,何嚐不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