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大結局(2 / 3)

陶義為了經商養家,無奈四處奔走做生意,來到東吳都城秣陵,今建鄴。諸葛亮曾經議論過秣陵地形道:“鍾阜龍蟠,石頭虎踞,真帝王之宅。”陶義來到建鄴也流連忘返,一家五口隱居在建鄴龍崗。

東吳孫權早在多年前,就準備集兵進攻劉備的長沙,可惜劉備現在是名正言順的漢帝,出師無名,但也不想放棄,很是苦惱。而周瑜則主張攻打魏王曹操的廬江,孫權始終難下決定,因為曹操兵力雄厚,建鄴與廬江隔著長江,相距甚遠,不易進攻。

劉備出兵進攻曹操陳留,每次曹操都帶著郭嘉,程昱,典韋,夏侯淵等人親自抵擋,劉備毫無對策,隻好退兵。曹操為了防範東吳孫權,派張遼,於禁,夏侯惇等人趕往廬江,以防江東趁機冒犯。

陶義在建鄴定居後,反而生意越來越難做,都快養不起這個家了。一天陶義無精打采的走在秣陵路上,經過一家酒館,想進去喝點酒,但是摸摸腰間所乘餘的銀兩已經不多了。陶義無奈的歎了口氣:“都快養不起家了,還喝什麼酒啊!”

陶義剛想轉身離開,突然身後有人呼喊道:“晉王陶義,請留步!”

白發蒼蒼的陶義,回身望去,見一個白衣俊郎向自己揮手,還跑了過來。白衣俊郎跑到陶義身前,雙手握住陶義的雙肩:“晉王,近來可好,傳聞你厭戰,求安逸生活去了,今天見你鶴發童顏的氣質,可比我們當兵的好多了!”

陶義望著麵前,眉清目秀的白衣俊郎,想了想原來是當日在聯軍大營的周瑜。陶義趕忙道:“周都督年輕貌美,才是好氣質啊!不像我一頭白發,額頭早已有了皺紋,哎!老啦!老啦!”

“走,我請陶義先生喝酒!來來來!”周瑜伸出手請陶義到酒樓喝酒。兩人在酒樓喝酒,談論天下局勢,十分高興。周圍的酒客都圍著陶義,周瑜聽著他們的談論,對他們讚不絕口。

酒酣之後,陶義說出自己的處境給周瑜聽。周瑜聽了立即派人稟告了孫權,孫權親自來到酒館接見陶義,封陶義為建鄴太守,與周瑜一起管理建鄴的兵馬。陶義酒醉,很爽快的答應了孫權,孫權打聽陶義家眷的住所,立馬派人去接來。孫權給陶義安排了府邸,還賜給陶義男女下人共二十名,酒醉的陶義很是高興,都接受了。

事後,陶義酒醒躺在床上,見貂蟬,馬雲綠,甄宓,陶睿都坐在自己的床邊。陶義在看看這張床,吃驚地坐了起來問道:“這是哪裏?”

貂蟬道:“這是你的府邸,是吳主孫權封的!”

陶義歎了一口氣:“哎,你們快去收拾東西,準備走人!”

小陶睿卻走到陶義床邊握住陶義的手:“父親我不想東奔西走了,我想有個安定的家!”

陶義看著陶睿,又看了看貂蟬,馬雲綠,甄宓。她們都不說話,陶義又歎了一口氣,摸摸陶睿的小腦袋:“好!為父不走了,陪著你和三位娘在這定居了!”

小陶睿聽了歡呼雀躍,跳入陶義懷中。

隔日,陶義打扮了一下。進入東吳王宮來拜見孫權,孫權聽說陶義要來,早已在宮外親自等候,周瑜,魯肅,呂蒙,張昭等人都陪同孫權等候。陶義受寵若驚,見了孫權急忙行君臣之禮。孫權扶起陶義道:“我江東如今勢力最小,常常抬不起頭,如今鬼穀陶義先生來助我,一定會有大好未來的!”

陶義點點頭:“我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陶義正式加入,東吳陣營。

不久,劉備和曹操停戰言和,又寫書信來東吳勸降孫權。孫權,周瑜哪有那麼容易投降,對劉備的信十分氣憤,執意不降,哪怕是大戰一場,也不姑息。

陶義給孫權建議,如今劉備勢力大,常常挑起戰爭,與曹操更是不和。現在應該讓東吳和北魏結盟,共同抵抗劉備。孫權派陶義為使者,親自出使北魏。

曹操,郭嘉,司馬朗等人都同意陶義的意見,與東吳結為同盟,簽訂合約與東吳三年不會再戰。

周瑜建議孫權,派大軍進攻關羽鎮守的荊州,給劉備一個下馬威。孫權想糾合曹操一同發兵進攻荊州,隻因曹操與劉備多次戰爭,立寫停戰戰書,不願出戰。孫權想放棄,獨攬大權的周瑜卻執意要攻打荊州,孫權隻好給周瑜十萬精兵,讓他出征荊州。

周瑜領兵挑選了一批將領,謀士:陶義是首個人選,其次是魯肅,甘寧,太史慈,呂蒙,陸遜,謝旌,周泰等人。十萬大軍整頓妥當,周瑜下令渡江北上,先攻打江夏推開荊州的大門。

行軍中,馬雲綠對陶義道:“夫君,我們隔了這麼多年不打仗了,還真是有點興奮啊!”

陶義歎氣:“打仗,打仗,弱肉強食,苦的是百姓。我曾經想完成自己的事業,死了多少人,甚至是公孫惺,高覽,我雖然一心複仇,可是總會想起死去的士兵和她們的麵孔,我十分惋惜,十分痛苦。若沒有戰爭,他們可以在家耕田贍養父母,一家溫馨這是多麼的好!”

“夫君,我們這次跟隨周瑜行軍,你打算怎麼辦!?”

陶義回答道:“食人俸祿,怎麼可能不出力呢?我盡力為他們出謀劃策吧!”

陶義和馬雲綠剛談完話,周瑜,魯肅一行人就來船艙和陶義商量軍事,如何進攻江夏,如何對付關羽。

於是眾人在船艙議事,商議過後,周瑜遣散了眾人,獨留下陶義。

“不知周都督,留下陶某有何要事!?”

周瑜衝著陶義笑了笑,走到陶義身邊的椅子坐了下來,右手拍在陶義的肩膀上:“先生是鬼穀弟子,曾經又是晉王貴為義帝,如今在我手下做我的參謀會不會太委屈先生了?”

陶義扭頭看著周瑜的雙眼,那雙帶著笑意的眼睛裏似乎讓陶義感覺有些寒意。陶義也不想僵著臉,與周瑜麵麵相覷:“哪裏!我陶義被貂蟬,馬雲綠,甄宓的美色所迷,所以不想再理朝政,過起四處流浪經商的日子。無奈生意中落,快照顧不起這個家了,萬幸在關鍵時刻遇見了周都督,得以慷慨解囊,我還沒報答周都督的知遇之恩,怎麼還會覺得委屈?”

周瑜聽了先是仰麵哈哈大笑,然後挪身靠近陶義耳邊,低語道:“那和我周瑜謀取這片天下,如何?”

陶義聽了很是吃驚,身體不由地向後一仰,目瞪口呆地看著周瑜那雙陰險的眼睛:“你現在可是東吳的重臣,都督是不是說錯話了,應該是我們一同為吳主孫權謀取天下,才是!”

周瑜冷冷地笑了笑,搖了搖頭:“不是為孫權,是為我!為我周瑜!”

陶義不知言語:“這。。。這。。。”

周瑜突然眼神變得凶狠,表情變得凜冽起來,臉貼在陶義的臉上:“我是一千八百年後的人,知道一些三國的事件,也對一些人的性格有所了解,我是理科高材生,深通物理,化學和一些發明,隻要你和我合作,用你的鬼穀兵法協助我,我們一定能取得這片天下!”

陶義暗自吃驚:一千八百年後,豈不是和當初的戲誌才一個時代嗎?

周瑜見陶義呆了半晌沒有回應,繼續說道:“貂蟬,甄宓還有你寶貝兒子陶睿,現在在建業過得很幸福,有我派的人特別照顧!”周瑜言行舉止變得隨意起來,雙手玩弄起放在桌上的茶杯。

陶義暗道:周瑜話中有話啊!貂蟬,甄宓,睿兒現在分明成了他手中的人質,他是想威脅我嗎?

周瑜見陶義還是沒有回應,起身道:“好了,今天就說到這吧!很快我們就要到江夏了,江夏有劉備部將馬岱,馬鐵,王平,王威,糜芳,糜竺,伊籍還有你的舊部周倉等人把守,聽說還有十萬重兵是為了預防東邊鎮守廬江的張遼的。我不想在江夏損多少兵,到時候就要看先生的了。”說完周瑜便轉身離去。

周瑜走了之後,陶義在議事廳獨獨坐著思考,陶義越想越生氣,起身手掌大拍桌麵:“哎,我陶義還是沒能力保護好家人,這周瑜竟然野心那麼大!”

這時馬雲綠走了進來,給陶義端茶。馬雲綠雙手端著茶,來到陶義身邊:“夫君,談事談的口幹了吧!我幫你溫了一壺茶!”說完馬雲綠放下茶幾,拿起茶壺向陶義的茶杯中倒水,然後將茶杯遞送到陶義嘴邊:“來,夫君喝!”

陶義抬頭看著一身鎧甲,將軍裝扮的馬雲綠,想想馬雲綠一向驕橫,卻也有柔情的一麵,陶義看著馬雲綠,心中既高興也煩躁。

馬雲綠見陶義愁眉苦臉,走到陶義身後,雙手抱在陶義胸前:“夫君怎麼啦?是不是討厭行軍的生活,想貂蟬姐姐,甄宓妹妹還有睿兒了?”

陶義突然感覺好溫馨,笑著拍了拍馬雲綠的雙手:“恩,我想她們了,想從前那樣無憂無慮,四處漂泊,遠離戰火的日子!”

“那我們等到了江夏,逃走吧!回去見貂蟬,甄宓,睿兒,辭官過清貧快樂的日子!”

陶義歎了口氣:“哎!恐怕現在是回不去了!”

馬雲綠驚疑問陶義道:“怎麼了?”

陶義起身轉向馬雲綠,將她擁入懷中:“綠兒,你知道我為什麼放棄做晉王義帝嗎?”

馬雲綠抬頭含情脈脈地看著陶義的眼睛:“是為了貂蟬姐姐,還有甄宓嗎?過安穩的日子,對嗎?”

“這隻是一個原因,曾經戲誌才對我說過,不管我們這些穿越過來的人怎麼做,都不能改變曆史的進程,一旦改變將會影響千秋萬代,戰火遠遠不息。我不想做戰火中的一把灰,更不想改變這個世界的曆史,影響後人的生活,所以我放棄了做義帝,放棄了報複曹操,因為戲誌才也說過曹操會是三國霸主,他的魏國後世將成為帝王。我和司馬懿走得親近,因為戲誌才說過司馬家族必成大業,這一切的一切都要順其自然,所以我放棄了一切的一切。如今,卻又有人想要挑起事端,想要亂世,我陶義必須阻止他。”陶義說了很多話,向馬雲綠解釋,但是馬雲綠呆呆地看著陶義,一副似懂非懂的樣子。

“誰想要亂世啊!?”馬雲綠問道。

“周瑜!因為周瑜他是一千八百年後的人,懂得很多東西,他想利用自己掌握的曆史和發明,篡取孫權的王位,再統一天下。”陶義道。

“啊!原來周瑜是一千八百年後的人!那怪為江東百姓發明了那麼多的東西,深得民心,他篡位也一定能坐穩江東!怎麼,義,你想阻止他?”

“恩,可是現在貂蟬,甄宓,睿兒已經落入周瑜手中,我該怎麼辦?”說完陶義坐了下來,雙手抱頭,一臉無奈。馬雲綠靜靜的站在陶義身後,默默地注視著愁眉苦臉的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