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鬼穀傳人(1 / 2)

東漢末年是一個兵荒馬亂,人才輩出的時代。自從黃巾起義爆發之後,大將軍何進為了解除宦官之亂,私自召西涼軍閥董卓進都城洛陽。這消息被弟弟何苗得知以後,何進被弟弟何苗以及宦官合謀殺害。為報大將軍何進之仇,袁紹,曹操聯手清理了宦官“十常侍”,何苗也遭到了何進部下的追殺,最終難逃一死。董卓進入都城洛陽見何進,何苗的部下無人統領,於是收編二人的軍隊,以用來擴大自己的實力。

董卓命張肅以赤兔馬送呂布,指使呂布謀殺丁原,又吞並了丁原的軍隊,可謂京都的兵權統統掌握在董卓手中。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自升為相國。董卓法令苛酷,用刑殘酷,讓百官互相告發,造成不少冤案,文武百官都畏懼董卓。

董卓整天酒池肉林,奸淫擄掠,禍害百姓,又濫發貨幣,積聚財富,造成通貨崩潰,激起兵變。

陳留軍閥曹操,“散家財,合義兵”,曹操第一個倡導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公元一九零年正月,袁術,孫堅,韓馥等十八路諸侯共同推舉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任代理副盟主領奮武將軍,一起征討董卓。盟軍一路破關斬將一直殺到虎牢關下,與洛陽可謂隻有一步之遙!

洛陽城外,荒無人煙又沒有樹木雜林空曠的大路上,有一位披肩散發,穿著灰黑色長袍的青年,正驅馬向洛陽城趕去。

“年輕人!你怎麼如此匆忙啊?”忽然一名老道士在青年身後呼喊道。

青年聽到身後有人呼喊,感覺奇怪,他一路奔來路上不見一人,怎麼現在有人在呼喊。好奇心迫使青年勒馬回頭,青年回頭隻見一名老道士披肩散發,一頭白發隨微風漂浮。老道士身穿白色道袍,手持道符編織而成的扇子,不停搖動在自己胸前。青年再細看老道士,見他臉色紅潤有光澤,青年暗歎:這就是傳說中的童顏仙骨吧!青年覺得麵前的老道士絕非凡人,於是向老道士拱手施禮問道:“老先生可是在喚小生?”

“此處除了你我還有其他人嘛?”老道士反問青年。

青年望著老道士:“老人家,你叫我有什麼事?”

“沒什麼大事!隻不過老朽想指引公子一席話。”

青年感到好奇,跳下馬來到老道士麵前,又拱手施禮道:“還請老先生指點!”

“你師父鬼穀子,縱橫可以動天下。今星宿移誤,時光錯亂,鬼穀子的傳人到了董家。恐難得善終,公子此去多思量!”老道士說完轉身欲走。

青年聞言頓感驚訝忙問老道:“敢問先生大名?怎麼知小生的來曆?”

老道士並不答話,轉身揮舞著手中的扇子大笑著離開了。青年隻見老道士如同腳下踏著輕風一般,一會兒便消失不見,青年感歎自己遇見了仙人。

青年低著頭沉思著老道士說的話,過了很久,青年決定繼續驅馬向洛陽城趕去。青年途中暗想:事在人為,不能輕信蠱惑之言。

洛陽皇宮宮殿內,董卓正與漢獻帝並坐在宮殿之上的龍椅,還一手摟著弱小的漢獻帝問文武百官:“今汜水關已失守,虎牢關雖有我兒奉先,但洛陽還是岌岌可危!你等可有什麼妙計救洛陽啊?”

頓時宮殿內文武百官議論紛紛,但沒有真心想幫董卓退敵的。文武百官議論了半天,也沒有個人站出來獻計策,董卓等得很是心急。

突然一個太監闖進宮殿,傳報:“啟稟相國大人,宮殿外有一青年自稱自己可以幫助相國大人,願投靠相國,助相國退十八路大軍,托小人來傳報。若小人不報,怕誤了相國大事。”

董卓一聽還有人願意幫他退十八路大軍,大笑:“你們這些豬狗不如的文武百官,不想助我退敵,我難道看不出來嗎?現在有人願意助我!妙哉!妙哉!帶他進殿!”

文武百官聽了董卓的話,個個神情恍惚,低頭靜立著不動。頓時,宮殿內靜的落針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