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地球
本書是“地球危機報告叢書”的第四部。從前三部《2012地球懸念》、《上海沉沒》、《不隻上海沉沒》一路走來,我們對地球的敬畏與日俱增。
很多人童年時都有過玩螞蟻的經曆,那麼小小的螞蟻,即使是一隻小手過去,也足以橫掃“千軍萬馬”。在一個孩子麵前,螞蟻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可以揪下螞蟻的幾條腿看它怎樣行走,可以讓螞蟻高空墜落看它能否活下來,可以水淹蟻穴看它們如何逃生,可以刨開蟻洞大鬧天宮……
小孩子都可以玩弄螞蟻於股掌之間,可以輕易決定螞蟻的生死。
螞蟻之於人是渺小的,但是細細想來,人之於地球,其實更渺小。
隻不過,人遠比螞蟻幸運,因為地球遠比人要寬厚、仁慈得多,同時螞蟻也遠比人要無欲、謙遜得多。
人類就像一個被寵壞了的小孩,從來都覺得世上的一切都應該是自己的,都理所應當是自己的。所以上天入地,無所不用其極,在地球和其他一切生命的忍讓麵前,人類放任自己的欲望膨脹到無窮大,迷失了本性中的感恩和憐惜。
殊不知,對於地球和宇宙,人類猶如一粒塵埃。
在我們人類的現實生活中,誰沒有懼怕過地震、火山、洪水、海嘯、颶風……呢?這其中的任意一個單項對人類都是災難,輕則家園覆滅,重則生命淪喪。
如果大家看完“地球危機報告叢書”的前四本書,那麼就一定會與我們有著一樣的感同身受,那就是:敬畏地球。同樣才能明白“人要敬畏,才能得救”的道理。
對地球而言,地震不過是在咳嗽,火山不過是個噴嚏,洪水充其量是幾滴眼淚,颶風也不過隻是深歎了一口氣。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敬畏地球!
人作為生命體,最終的追求是什麼?假如剝去那些層層的迷彩,是否發現其實生命的盡頭是簡單的幸福。於是我們假設了一個命題:如果沒有明天,我們該如何麵對今天?如果明天不來臨,今天,何種精神將得以幸存?
最後這個命題也就成為了“地球危機報告叢書”的收官作品,也就是這個係列叢書的唯一的文學版《如果沒有明天》,我們也希望借助這部書裏生命智慧的大集結,能有一次真正的頓悟和救贖。
在推出《如果沒有明天》之前,“地球危機報告叢書”也會汲取前四本書的精華,出版一個精美的繪本版《地球出事了》,虛擬主角“宇宙小郵差”,會以地球和人類以外的視角,展現一個地球和人類的未來世界——假如人類無視持續變暖的事實,“宇宙小郵差”看到的未來會讓人非常陌生——我們不希望這本流淚的繪本最終成為現實,我們惟願悲劇隻停留在我們的劇本之中。
特別致謝SPECIAL THANKS
關注地球、關心地球、拯救地球,相信在氣候異常環境惡化的背景下,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憂心忡忡的疑慮,這也是大家讀到這套書的最大原因——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圖書這一傳播平台,與讀者分享我們的探索、認識和理解,也希望可以令大家解惑釋懷,重塑心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