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什麼?
流光飛逝,千百億年來——
宇宙生命一直探索著這個問題。
歡喜氏認為宇宙是懸浮在空無中的物質世界,它的形狀像是一隻籃球,而且是一隻有顏色花紋的籃球,各種能量各種物質充斥其中。他是有中心的,他的中心可以是想象中的高密度神奇物質,也可能是超出人們認識範疇的一種空間,相對與整個宇宙要小,但又是能夠吞下整個宇宙物質的“蘭心”。在他需要“慧質”的時候他就會再吞下一次所有宇宙中運行中的物質。
因為一開始他就是一個點[這一觀點不是歡喜氏的專利,而是歡喜氏認同的一個宇宙起源說。],這個點在若幹億萬年前,終於忍受不了寂寞,噴發了他的熱情,於是火紅、紫青、深藍、暗綠、淡白、鬱墨等等的光焰騰滾起來了……
——擁擠的、痛苦的、吼叫的、宣泄的、暴烈的、無情的、冷淡地、匆忙的、依依不舍的各種物質各種能量告別了家鄉——那個點,開始了勃發的創造宇宙之旅。
那麼宇宙除了點之外在此之前是什麼?沒法猜想,因為生命體都是在宇宙存在之後才出現的,所以包括歡喜氏在內的所有生命體對此保持緘默。
轟然中宇宙運行起來了。
一開始,無數的能量無數的物質邊向外突圍,邊猛烈地互相較量,悲悲喜喜,輾轉宛折,譜寫了一曲震蕩回旋之歌。其中以明物質為主體的正能量是保守派,他們一心一意想著再次凝聚所有逃離的物質,但是以是暗物質為主體的暗能量卻是一心一意的想著發展虛無的空間,想著讓宇宙無限大。
他們都沒有錯,錯的是他們同時存在,於是較量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殘酷,甚至走向了極端。
明物質中具有極端性質的代表的是黑洞,他本來是一個無私奉獻著光和熱的恒星體,或是一個超級巨大的類星體,在飛灑血淚哺育他周圍行星和其它星體的億萬年後,終於失望了,終於悲憤了,暴發出最後一次極限光流後,憤而自殺!大量的雜質拋向外空間,中心物質坍塌成一個高密度的全新星體——暗星體!於是他狂性大發,“視界”以內的物質包括光統統被他所吞噬,進去後就再也難以逃離“視界”之外,他形成了天體世界中特殊的天體——黑洞,他以這種極端的方式鎖定周圍想逃離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同時巨大的黑洞是每一個大的星係所以維持存在的原因,無邊的吸力讓飛速運轉中周邊大大小小星體、小星係、星際物質在相對不變的軌道上運動著,從而形成旋渦星係、橢圓星係,和不規則星係等星係。但不是說每一個星係中心都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也許是一個叛逆的暗能量團——他想嚐試一下吸力的滋味也不是不可能的。
還有一些超巨大的類星體,聚變中的不明能量團都是星係星雲凝結成形的原因。
但如果沒有暗能量,這個世界也許又會回到從前的那一個點上,那麼光和熱又不存在了,世界真的空無了,無邊的沉寂無邊的黑暗將籠罩著一切。
所以暗能量是宇宙蓬勃發展的根本原因,但極端的暗能量又是宇宙的破壞者。其中以“黑洞終結者”為最,每一個巨大的星係一旦讓黑洞終結者成形,那麼這個星係將立馬毀滅,所有的星球,星雲,支離破碎地向著不知名的外星係噴發,一個純暗物質世界又將在炸毀的星係原址成形,他們是阻隔明物質再次凝聚的罪魁禍首,在暗物質的運行下,暗能量得以再次喘息,醞釀著下一次穿行明物質世界,在那裏找到蛻變的土壤,下一個黑洞終結者又將產生,宇宙便會再一次的速猛擴張。
不論是黑洞式的正能量,還是暗能量,走向極端都一樣讓世界毀滅。[世界的定義是相對於宇宙蒼生的大大小小的環境,可以稱之為小世界或是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