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2)

十年前,在一次課堂教學上,同學們為一個問題爭論不休,一些同學認為毛澤東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上卻犯了一些錯誤,認為毛澤東是不主張對外開放的。一些同學認為毛澤東在社會主義建設上雖然犯了一些錯誤,但是毛澤東是主張對外開放的,並且有其開放的思想和理論,隻是由於當時國際國內環境的影響,沒有能夠得以實施罷了。兩種觀點誰也說服不了誰。由於當時備課不充分我也沒能給同學們以滿意的答案。課後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並閱讀了《毛澤東選集》,在隨後的課堂上給同學們以滿意的解析,使同學們認識到毛澤東不僅是主張對外開放的,而且是有思想有理論有實踐的,隻是由於當時的國際環境影響,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沒能得到全麵實施而已。

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對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在前期收集資料基礎上,撰寫了我的第一篇研究毛澤東思想的論文《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的時代特征》,發表在毛澤東思想研究的權威雜誌《毛澤東思想研究》上,隨後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雜誌《毛澤東思想》全文複印,該文的複印大大提升了研究毛澤東思想的熱情,我先後撰寫了《毛澤東建黨思想初探》、《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的理論和實踐》、《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的理論架構》、《延安時期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研究》、《論<;論十大關係>;在毛澤東思想中的曆史地位》、《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研究》、《毛澤東創新思想研究》、《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未能全麵實施的原因分析》、《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淵源初探》、《毛澤東與鄧小平對外開放思想比較研究》、《毛澤東反腐思想研究》等研究毛澤東思想的論文,在國內各類刊物上發表,尤其是對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有了全麵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隨著對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思考和研究的深入,有了撰寫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專著的想法。2009年我申報了浙江省教育廳課題《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研究》,並獲得立項,我開始撰寫《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研究》的書稿。主要從五個方麵闡述了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

研究了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的理論淵源。從馬克思恩格斯的對外開放思想研究入手,工業革命的興起,商品經濟的發展,世界市場的擴大,國際間的經濟技術和文化交流的不斷增強,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國際分工”、“世界曆史”和“國際貿易”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觀點可以作為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史上對外開放思想的萌芽。如果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開放思想還隻是停留在理論層麵。那麼,列寧的馬克思主義對外開放思想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十月革命”的勝利,使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成為現實。列寧在俄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根據俄國的具體情況和當時的世界形勢,係統全麵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國家應該如何正確處理與資本主義國家的關係,以及社會主義國家應該如何實行對外開放等理論問題。提出“社會主義共和國不同世界發生聯係是不能生存下去的”觀點。認為“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管理製度+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總和=社會主義”,集中體現了列寧的對外開放思想。“新經濟政策”是列寧對外開放思想的成功實踐。向資本主義學習、充分利用國外資本、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和高薪聘用外國專家等對外開放的形式和途徑在當時的蘇聯都得到了實踐。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直遊走在西方世界,對西方社會有充分的認識,他提出的“開放主義”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到孫中山,他們的開放思想構成了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的理論淵源。

研究了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的理論架構。作為理論家和思想家的毛澤東,其思想貫穿於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作為毛澤東思想重要組成部分的對外開放思想,散見於他的著作和談話中。發展商品經濟理論是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的理論基石;認清國情是毛澤東對外開放的客觀依據。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維護國家主權,堅持平等互利;堅持“洋為中用”,反對教條主義;向外國學習,堅持使之“中國化”;抵製西方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堅決反對“和平演變”是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的製度安排。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性,不同時代體現出不同的特點;具有辯證性,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思想;具有持續的一貫性,開放思想貫穿於始終。毛澤東對外開放的路徑包括發展對外貿易、正確利用外資、力主向別人學習等。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的理論內涵是非常豐富的,既涉及經濟也涉及政治,既涉及文化也涉及軍事。構成了毛澤東對外開放思想的理論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