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林越去淩雲書院求學(1 / 2)

因為林越不是一直在讀書,所以去求學可能比較難些,不過對於身為21世紀的新新人類,這點小問題都不算啥事。主要是在古代在大家眼睛裏麵沒有什麼學曆要考核一下。

在熱鬧非凡的集市中,淩雲書院莊嚴地矗立著。林越站在書院門口,心中既緊張又期待。雖然他尚未考取童生,但對求學的熱情促使他鼓起勇氣來到了這裏。

書院的先生聽聞林越的求學意願後,決定對他進行一番考驗。先生坐在書院的書房中,麵前擺放著筆墨紙硯,林越恭敬地走進書房,向先生行禮。

先生輕捋胡須,說道:“林越,你既無童生之名,卻有向學之心,那我便先來考考你的學問基礎。”先生首先讓林越背誦幾段儒家經典,林越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開始流利地背誦起《論語》、《孟子》中的篇章,聲音清晰洪亮,字句準確無誤。

先生微微點頭,接著拿出一篇文章,讓林越解讀其中的義理。林越仔細閱讀文章,略作思考後,便開始闡述自己的見解,他引經據典,分析透徹,展現出了對經典的深刻理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隨後,先生又出了一道策論題目,讓林越當場作文。林越坐在書桌前,專心致誌地構思,然後奮筆疾書。不一會兒,一篇文章躍然紙上,先生接過文章,仔細閱讀,隻見文章結構嚴謹,觀點鮮明,文筆流暢。

先生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說道:“林越,你的學問基礎還算紮實,思維也頗為敏捷。但學問之道,貴在持之以恒,進入書院後,你可要更加勤奮努力,不可懈怠。”

林越聽後,再次行禮,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說道:“先生放心,學生定當倍加努力,不負先生期望。”

就這樣,林越通過了先生的考驗,成為了淩雲書院的一名學子,開啟了他的求學新征程。

林越行拜師禮時,給柳先生贈與師父的六種禮物,分別是芹菜(寓意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幹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學費沒有定額,可根據家庭條件適當奉送,稱為“贄見禮”,若家庭貧困也可以物代替。老師收下束脩後,會回贈《論語》、蔥(聰慧)、芹菜(勤奮)等禮物,並帶領學子齊頌《大學首章》,象征擔下“傳道、授業、解惑”的重大責任。

林越向柳先生跪拜獻茶,以表敬畏之心。柳先生對林越進行訓話,內容包括宣布門規、賜名,教育徒弟尊祖守規、遵守道德規範,同時表達對林越的美好希冀等。林越有名沒有字所以柳先生給林越賜了字叫思清。以後林越也可以叫林思清。

林越直接了當的說先生我打算明年二月份就下場,這樣可以盡快考到童生,然後再同年看看有沒有其他考試。

先生姓柳名寒,柳寒考核了一番林越後覺得林越下場完全沒有問題點頭說道“以你現在的學識考童生完全沒有問題,可以盡快下場,為以後打基礎。”

柳先生向林越說了一下考試的時間和考試內容及考試人員的家庭條件。

古代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其考試內容主要有八股文、詩賦、策論等。

縣試一般由知縣主持,多在每年二月舉行,通常考四到五場。通過縣試後可參加府試,府試由知府或直隸州知州、直隸廳同知主持,在四月舉行,內容和場次與縣試相同。府試通過者方可參加院試,院試又叫道試,由主管一省諸儒生事務的學政主持。清朝的院試每三年舉行兩次,醜、辰、未、戌年的稱為歲試,寅、巳、申、亥年的稱為科試。院試合格後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擁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