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有句很經典的話: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因為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同,
所以行事也就不同。
有的時候,或許你的行為在別人看來與飛蛾撲火無異,但是隻要你覺得那是自己真實的追求就好。事情總是做給自己的,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我們沒有必要為了別人並不一定正確或者並不一定適合自己的那套理論來改變自己。任何時候都要記住:你在乎的隻能是自己追求的那些東西,而不是別人的話!
“copycat”,這是矽穀對於中國互聯網的第一印象,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模仿戰略本身就是商業邏輯在推動。中國互聯網發展緩慢,因而注定一開始隻能踩著別人的腳印走。王建碩認為“抄襲”的說法其實是誤會了中國的創業者:“中國的互聯網大概比美國晚7年,並不是指技術晚,而是指用戶晚。所以中國即使不參照美國,也是按這條路來走。借鑒明明是合理的東西,卻不用,那不是傻嗎?”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找不到方向、摸不到路,模仿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一旦熟悉了路,摸到了規律,就需要脫離母體獨立行走了。這方麵典型的例子就是阿裏巴巴,馬雲從一開始涉足互聯網就點明了自己會走本土路線:“我覺得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商務模式,是不是ebay我不知道,是不是雅虎我也沒有看清楚,但是如果圍繞中小企業幫助中小企業成功,我們是有機會的。”
在中國互聯網起始階段,所有創業者都將發展的方向定格在了模仿上。但是在不斷跟隨美國乃至世界先進腳步的大環境中,馬雲能夠不顧外界的質疑,一門心思專注在自己追求的方向上,這不能不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他後來創辦的淘寶和支付寶身上有ebay和貝寶(paypal)的影子,但是至少從整體上來講,馬雲走出了自己的個性,展現出了他趨於本土化的商業思維。從商業角度來看,馬雲的阿裏巴巴主要是抓住了小企業營銷無門的命脈來獲得成功。而向來備受商家爭議的淘寶推出的最具殺傷力的免交易費政策雖然最初讓很多商家覺得馬雲是在做賠本的傻事,但最後的結果卻顯示出馬雲當初選擇的方向並沒有錯。正是馬雲的獨創讓阿裏巴巴坐上了電子商務老大的位置。
不是每個創業者都有馬雲的堅持和判斷力,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馬雲那種“不在乎別人怎麼看,隻在乎自己追求什麼”的勇氣。絕大多數的創業者不是習慣把外國的成功經驗直接搬來了事,就是麵對別人異樣的眼光選擇了屈服,最終走大眾化路線。事實證明,走大眾化路線的結局就是集體走向了一個地方,拚得頭破血流地去爭僅有的一點地盤和利益。
為了人生的多彩,我們需要發揮自己的特點,走別人沒走但適合自己的路。在這個路途中,也許會有人對你的行為指手畫腳,但是,請記住:隻要你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確定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就不要在別人的指手畫腳和異樣目光中停滯不前。相反,你該朝著自己心目中的方向努力,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