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佛法中常說要報“四重恩”:感念佛陀授我以正法之恩;感念父母生養撫育我之恩;感念師長啟我懵懂,導我入真理之恩;感念施主供養滋潤我色身之恩。

一個人不能孤立地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小到家庭、大到社會與自然,都給予了我們生存與發展的土壤,對此種恩賜我們要心懷感恩。我們心懷感恩,說明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有著正確的認識;我們踐行報恩,是因感恩而產生的責任感。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正視錯誤,互相幫助;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不會感到孤獨。

感恩之心的形成是心靈修煉的結果。心理學認為:心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

對一個職場人士來講,感恩是培養忠誠、責任、敬業等職業精神的心理基礎,感恩是提高執行力、學習力、創新力、抗壓力等職業素質的精神保障。培養感恩之心,需要日常生活的點滴滋養,於潛移默化中形成。本書名為《每天一堂感恩課》,一天一個感恩故事、一天一段感恩闡述、一天一句感恩警語,從一月到十二月,完成春耕、夏長、秋收、冬藏的循環,讓讀者在這一年的感恩之旅中完成心靈的蛻變。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