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再次曆險(1 / 3)

我最喜歡描寫的事情,莫過於是自己的倒黴事和冒險經曆。一年當中,隻能數哪天不倒黴,但這冒險玩命的事,一年到頭不會經曆太多次,所以每次冒險對我的意義才更重。實習結束以後,我決定好好的放鬆一次。快過年了,但我還是毅然決然決定離開。爸爸媽媽肯定在罵我沒有良心,但是無所謂,我真的要好好給自己放放假。

結束了中間坑爹的“人在窘途”,坐了五個小時左右的車到了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一座高原上的小縣城。天黑的時候,一覺醒來,窗上霧氣蒙蒙,盤山公路一直向前,無窮無盡。海拔七百八米的高原上,橫亙的是山,還是山。

天黑了,在務川落腳,吵吵嚷嚷去吃了一種叫“江團”的烤魚,辣的半死。

第二天一早,要趕去一個叫茅天的地方。汽車上了山路,景是真心的漂亮,險山,綠水,山澗,交相輝印。可這路也是真心的險,專門挑了最後一排無人的地方坐下,清清靜靜。

山路急轉彎一個接著一個,坐在最後一排,人被顛簸的很高,簡直跟坐過山車無異,隻是沒有失重的感覺罷了。窗外是懸崖絕壁,車一個勁兒向前飛馳,而自己,則忽然變態般的高興起來。這種刺激,我對它有與生俱來的喜歡。

耳朵裏麵放著音樂,又恬淡又刺激的感覺,淋漓盡致的在這群山之間揮揮灑灑。

忽然又一個急轉彎,車子喇叭按個不停,可一拐彎,還是和一輛車差點撞上。這一路,碰上的車禍的確不少,此等險山險路,車禍出現的頻率的確高。怪不得當初要來,爸爸死活就是不同意。可他應該相信我的,出過三次車禍的人,再出第四次就是沒有天理。

車子急刹車停了下來,和我同行的人以為我會怕,便轉頭來看我。結果看我一個人正笑得開心,便也笑著轉過了頭。我知道自己是不會有事的,命硬的很,怎會輕易死在這種地方?回想到曾經坐車,兩輛車差點撞上,我人在車上,竟感歎:太可惜了,竟然沒有撞上!結果招致了一群人的白眼。

車顛簸的越厲害,我就越高興,比變態,還真心沒幾個人能比的過我。書包放在旁邊,都被抖下去了幾次,每次撿起來,又被抖下去。索性後來就不理它了,讓它自己躺在地上自生自滅。拿出手機,準備拍兩張窗外的美景,可車子實在顛簸的太厲害,手機都拿不穩。群山雄偉起伏,路越往前越險,車子像是在山間飛行。

拍完照片想要發微博,一個不注意頭被狠狠的撞到了玻璃上,差點沒撞個包。

的確,我是一個存在感極強的人,這般刺激驚險,豈能我一個人開心?要眾人一起開心才好。

一個人坐在最後一排,差點沒伴著這變態的顛簸大笑起來,瘋了一般。

來到茅天小鎮,還沒有完。下車後上了一輛麵包車,我著實有點困了,戴了耳塞就想睡覺。可這哪裏能睡得著呢?車子去到了少有人走的山路,搖晃的更厲害。更主要的是這司機開車根本不上心嘛,我坐在他旁邊,就沒見他眼睛盯著前麵,一個勁兒的轉頭和後麵的人講話。

路開始變得很泥濘,山路應該很容易打滑的,開到一處極險的下坡路,他還轉頭去講話,我真想大喊一句:“車子不翻你不爽是不是?”

後來一想,還是算了,這樣豈不是更刺激。就這樣一直,一直刺激下去吧!

和我同行的人說自己很害怕,然後問我怕不怕。開玩笑,所有人怕,我都不見的會怕,冒險玩命又不是第一次。這隻不過是個開始罷了!

終於折騰到目的地,大山的深處,仿佛與世隔絕。人走在裏麵,才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渺小。這裏的信號極差,連我的導航似乎都失靈了一般。

稍微的安頓了一下,便迫不及待的要開始去尋找“會發光的石頭”。

這是小妹告訴我的,這裏的洞裏麵有發光的石頭。

根據我少有的地理知識,這裏是海拔800米左右的雲貴高原,發育最多的是喀斯特地貌。溶洞我有見過,但不知道這溶洞會發光啊。

天已經快黑了,這趕路,又耗盡了一天。

不想再等,拿了手電筒,就帶著小弟小妹出發了。大人一個勁兒的喊:“現在太晚了,山裏麵不安全!”想讓我們回去。可是我現在就是想去,於是慫恿著小弟小妹,不去理這些大人。

蜿蜒的山路,我像是被放進大自然裏麵的鳥,心情格外的好,一切的煩惱就在這群山之間被淹沒了。舉頭望向四周,無窮無盡,延綿不斷。

灌木叢生的山路,偶遇兩隻迷路的山羊,超級想上去抓住他們。可追著它們跑了一大圈,還是沒抓住。想想算了,做正事情要緊。

天漸漸的黑了,往下麵走時,隻覺得自己在一個勁兒的跳崖,跳的很是開心。來到洞口時,天空已經隻剩下灰白。

來到洞口,看了看地勢,一條小路,左邊是懸崖,右邊是小溝渠,跨過溝渠往上爬,就能進到洞裏麵。

此刻,外麵的天都快黑了,小妹說有點怕,要不明天再來。

我自顧自拿了手電筒,才不管那麼多,爬到洞口,往裏麵一照,裏麵竟全是鍾乳石。一下子興奮的快瘋了,這種發現,遠比在景區裏麵看到來的珍貴多了。

一遇到這種冒險,自己就發瘋。拿了電筒開始往裏麵走,小弟小妹見有人打頭,便也跟了上來。洞裏麵一片漆黑,隻有電筒的光在洞裏麵晃來晃去。洞很窄,自己隻能一直蹲著往裏麵走,我可憐的白衣服就在這洞中蹭來蹭去,新鞋子也是,踩在腳下凹凸的石頭上,總覺得鞋子都穿了。

手一遍遍的撫摸過這可愛的鍾乳石,石灰岩啊,喀斯特地貌啊。我貪婪的看著看著,往裏麵走著。真是白瞎了自己不是個地質學家,科學家,探險家。小弟見我如此,還真以為我搞科研的。

很快,這個洞就走到了盡頭,前麵看起來像一個泥潭。如果沒記錯,喀斯特地貌多發育地下暗河,石灰岩遇水形成沉澱,因此石頭才會“長大”。我有跟小弟小妹講原理,可他們壓根聽不懂。暗河是很危險的,裏麵沉積有泥沙,腳會往下陷。再走了幾步,發現腳下已經變得跟沼澤一樣,便叫了他們往外麵走。

出到洞外麵,天已經全黑了,和洞裏麵一模一樣。

沒有看到發光的石頭,小妹跟我講,這個洞很小,往前麵走有一個大洞,裏麵像迷宮一樣,那裏麵才有。

而去到那個洞,就要爬過前麵這條懸崖路。晚上路看不清,小弟看到懸崖下麵,又一個勁兒的喊恐高,於是,晚上的探險就到此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