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弼死的當天,宮中終於傳出話來,叫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第二天一早前往宮中接受清廷退位詔書。
這第二天,正是民國元年二月十二日。天剛亮,東華門外戒備森嚴。現任外務大臣胡維德,民政大臣趙秉均,度支大臣紹英,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譚學衡,學部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郵傳大臣梁士詒,工農商大臣熙彥,理藩大臣達壽隆續來到乾清宮。等了一會兒,裏麵傳出話來。
“太後就要進殿了,請各大臣上殿!”
大臣們頂帶袍褂如舊,在胡維德的帶領下一字兒麵向那個平日間象征皇權的寶坐站定,四個待衛武官站在大臣們的身後。少頃,裏麵傳出來不大的聲音:
“請太後禦駕!”
先是兩個太監走出來站在寶坐兩邊,隨後隆裕才帶著小皇帝溥儀出來。大臣們對太後行三鞠躬禮,這可是與往日的三拜九叩有區別了。不過這種變化,是事先商議好了的,所以隆裕太後也不為怪。她點了點頭,在寶坐上坐定,溥儀小皇帝坐在她的旁邊。
胡維德走前一步,恭敬低頭稟道:“總理袁世凱受驚之後,身體一直欠安,不能前來親自見駕,所以叫胡維德帶領各國務大臣到宮裏來給太後請安!給皇上請安!”
隆裕說了聲“是!”聲音淒惶,表情暗淡。接著她把預先寫好的詔書拿出來,緩慢低聲地開始說話。這時候殿上殿下,十分安靜,四外是昏昏暗暗,隻有北風從天空吹過,習習有聲,更顯得荒涼冷落。
“袁世凱世受皇恩,把這樣的局麵應付到今天,為國家,為皇室都出了不少力。如今議和能使南方滿意,承認優待皇室等條件,也是不易的。我和皇上為了國家早一天統一,百姓早一天安頓,過太平日子不打仗,決定按照議和的條件把國家的大權交出來,交給袁世凱辦共和政府。今天頒布詔書,實行退位,叫袁世凱出來,使天下早點安寧。”
說著,她把詔書遞給胡維德:“胡維德,你把我的意思告許袁世凱,這道詔書也交給他吧!”
胡維德連忙走到隆裕坐前,躬著身雙手接過詔書。隆裕在給詔書時手微抖,已無多少話說。給了詔書,就帶著傅溥儀下殿回後宮。
大家目送著隆裕退朝,等她轉過屏風,方始動身移步。一路上大家都沒有言語,出得宮來,坐車直奔石大人胡同外交部大樓。
袁世凱早已作好了接詔的準備,未等請他就迎出了客廳。胡維德站在上首,手拿詔書,袁世凱忙到下首站定,恭恭敬敬地向詔書鞠恭,然後接過詔書。他把它慢慢打開,並未宣讀就放在一個大帖架上陳列起來。
胡維德說:“太後把國家交給宮保了,請宮保早日組織共和政府。”語言是很機械刻板的。
“是!”袁世凱回答得也十分恭敬,十分刻板。
接詔書儀式就這樣結束了。
袁世凱轉嚴肅為微笑,向各國務大臣道了辛苦,便邀胡維德等人進入後廳。他今特別謙讓,還和胡維德讓著誰走先呢!胡維德和他謙讓了一番,於是兩人並排而行。
胡維德邊走邊講見到隆裕的情形:“太後表情淒慘,實在可憐,我隻好以好言安慰。”袁世凱連連點頭,似也很受感動。到了後廳,大家坐下敘話。如此重大變革也好象來得就是那麼一回事兒,都無心多說。坐了一會,大家就各自辦自己的事情去了。
到了晚上,袁世凱的情緒開始好轉起來。他令人來給他剪去發辯。剪的時候,他的妻妾和子女不斷有人前來給他道賀,他不斷哈哈大笑。這樣的高興外露,和他接近的人們,包刮他的妻妾在內,也是很難看到幾次的。
第二天,北京各極登出了退位詔書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