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已是氣得渾身發抖,他居然將水上無敵的東吳軍比成水狗,而且還試圖用手中那東西來威脅自己;雖說此人非常可惡,但呂蒙卻隻能極力壓製心中憤憤,畢竟他可沒有把握在幾步距離範圍之內躲開這該遭天遣的鋼弩。
龐統見呂蒙如此模樣,緩緩說道:“鄙人在十裏之外設了兩道橫江鐵索,或許這條信息,呂將軍聽過後會更消氣一些;是全身而退,還是拚全力搏上一把,任由將軍出聲。”
麵對橫江鐵索,以及周圍的數萬兵馬,還有眼前的這把鋼弩,呂蒙終於垂下了他先前那顆高昂的頭顱。
江陵之變終告圓滿解決,待呂蒙從龐統口中得知江上並無鐵索,而圍兵也不過五千之眾時,他人已在江陵城內;這世上沒得後悔藥吃,但呂蒙卻絲毫不認為自己做了錯誤決定,龐統用兵虛實交替、高深莫測,他輸得心服口服。
當下時局,東吳與荊州有著共同強敵,那便是曹操;雖說眼下曹操向東吳拋出不少空頭好處,但那不過是奸相的緩兵之計,荊州劉備若亡,不出意外,下一個便是東吳;而此次呂蒙之所以奉命前來江陵,那也是抱著能擒下劉備,將其軟禁然後用來控製荊州兵馬,乃徐而圖之的計策。
更何況,在對待荊州劉備的看法上,呂蒙與魯肅等人持同樣態度,雖最終還是要滅,但終究不是現在。
由於劉備依舊精神不振,所以重新商談兩方聯合協議之重任,便全權交由麋竺、龐統與孫乾便宜行事;至於呂蒙同那兩萬兵馬,龐統的建議是,先扣押一半軍艦和全部軍器,而呂蒙與其他人等盡數放回;這其一,可以敲山震虎,其二,省得浪費糧食。
麋竺忍不住抿嘴偷笑,浪費糧食一說,虧龐統想得出來;“那就依龐太守所說,把這兩萬江鼠放回去。”
“那是要快些放回去,解襄陽之危還要靠他在旁助一臂之力。”龐統很是奇怪,這麋竺剛剛死了親人,卻像沒事發生一般,縱使那人死前有千般不是,終究是他的親弟弟吧;看來此人城府之深,已達不露皮毛之相的地步,劉備身邊的第一擁臣果不簡單。
談完東吳問題後,兩人開始各自扯了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誰都不願意先行提起桂陽之事;麋竺憋了半響,終於鬆口道:“關於出讓桂陽,那實乃主公違心之願,士元切勿太過在意。”
不在意,龐統怎會毫不在意,堂堂一個郡守,管製之地要被割讓,而自己卻等到定音之時才被告知;雖說通過努力終於扭轉這一尷尬局麵,但寒心是難免的,龐統表麵神色自如,可還是用轉移話題來淡化心中不悅;“過去的事不提也罷,我們還是來商談一下救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