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史前人類(1 / 3)

本書第一章講述的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之前的200萬年的曆史,這是一段十分漫長的時光,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個鋪墊。在人類進入文明之前,人類史的時代是以數千年為計算單位的,在這一段曆史之中有著最重要的兩大發展:一是靈長類進化為人類;二是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逐漸成為食物的生產者。

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人類從最初的起源到逐漸走向文明,這是一段漫長的曆史,也是人類為將來的命運做出重大抉擇的曆史。從靈長類進化成為人類;從完全依靠大自然尋找索取食物,到逐漸成為能夠自給自足地生產者;從如同動物一般的聚居生活,到產生各個部落和群體。人類開始一步步向著文明邁進。

人類的起源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一顆小如微塵的小行星不停地旋轉在小小的銀河係裏,而就在這顆小得出奇的行星上,一個充滿好奇的族群用他們的智慧探索著無邊無際的宇宙,探索著未知的一切。這個族群叫做——人類。

關於人類的誕生,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而其流傳最廣、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便是神創論中的“用泥土造人”。

《聖經》中,上帝用了五天的時間創造了大地萬物,在第六天的時候,他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於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男人亞當,不久又用亞當的肋骨創造了世界上的第一個女人夏娃。

而在中國,女媧用泥土造人的故事也引人入勝,並且和上帝造人的故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人類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真的是高高在上的神明所創造的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遙遠的過去。

在45億年前,一場宇宙大爆炸後殘留下的塵埃聚合在了一起,組成了一個全新的行星——地球。而在地球形成之後不斷演變直至漫長的15億年之後,生命出現在了這顆藍色的星球之上。

這些生命由最初的細胞體開始進化、探索,逐漸向更高等級、更複雜的生命體形式演變進化,由微生物進化到原始的植物,進化到無脊椎動物,再進化到脊椎動物。海洋成為孕育生命的搖籃,各種各樣的生命體在海洋的懷抱中誕生,讓地球日漸熱鬧起來。

大約在3億年前,這些生命成功登陸,適應了陸地的生活,兩棲動物是最早適應陸地生活的物種,接著史前的大批爬行動物和鳥類也進軍陸地,而最後一批來到這個新世界的則是哺乳類動物,但這些家夥卻後來居上,在地球生物界裏占據了統治地位。而人類便是哺乳類動物中的佼佼者。

人類祖先的演變大約發生在有6-7次大冰期和5-6次間冰期的更新世時代,人類祖先不斷增長的智慧,使得人類在充滿威脅的惡劣環境中存活了下來,並且從普通的靈長類動物開始逐漸演變。大約在200萬年前,在自然選擇下,進化成為更接近現代人的直立人——人類的直係祖先。

直立人的大腦比他們的先輩增長了一倍,大約是現代人的三分之二。可以說直立人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智慧,當他們在大地上捕獵動物的時候,為了便捷和更有效率,憑借著自己的智慧,他們開始製造工具,而不單單依靠從自然界拾獲的石塊木棍等等。他們製造了一些複雜的石器,比如手斧。這樣的手斧通常是杏核狀,柄端是圓的,可以舒服地抓在手裏,而另一端則是尖銳的武器。這樣擁有多種用途的手斧是直立人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更重要的是,在那時,人類已經發現了火,並且學會了使用火,這一點對人類的發展影響深遠。火擴大了人類的食物來源,同時也使得人類得以經曆冰河時代而幸存。

隨著智慧的產生,文化也開始一點點萌發。那個時候的人類已經開始對文化有了一些模糊的認知,最明顯的一個標誌是——他們對死者有了尊敬的表示。在考古工作中,我們發現,在覆蓋死者的泥土上,常常能見到一些赭石或赤鐵礦,幾乎可以斷定,那個時候的遠古人類已經開始舉行某種宗教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