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這回,背靠財不大但氣很粗的工大,想辦個廠子,也就後勤部長幾個電話的事情。
通過後勤部的門路,唐茵在哈市郊區買下了一百多畝地,辦了個食品加工廠。
從美麗國“零元購”帶回來的大豆和玉米,可以加工成開袋即食的豆幹,開水衝泡的豆漿粉、豆腐腦。
玉米能加工出來的副食品就更多了,玉米糖、玉米膨化糕、玉米片、玉米卷、玉米條……雖然沒有主食管飽,但同學們平時學習壓力那麼大,偶爾吃點垃圾食品,心情愉悅呀~
還有空間裏堆得像小山一樣的各種水果,像桃子、荔枝、橘子、楊梅這些,都可以做成罐頭,到時候平價供應給學生們。
除了罐頭,唐茵還加裝了兩條從美麗國順回來的生產線,準備生產一些果汁和果脯、水果糖之類的。
加工廠離學校不遠,騎自行車十分鍾就到了,唐茵在廠裏安排了一批周末短工和寒暑假的勤工儉學崗位。
想要自己賺錢上學的貧困生,可以報名來廠裏打短工,每天包中午晚上兩頓飯,工錢也比學校小賣部高不少。
唐茵大概測算過,如果暑假上滿兩個月的班,至少能拿到六百塊工錢,一個暑假,就能把一整年的學雜費和生活費賺出來。
當然了,上學可不是像某些家長想的那樣,隻要吃飽肚子就行了。
衣服鞋襪破了要買的吧?
女孩子的姨媽巾和洗頭洗臉擦臉的東西要買的吧?
還有同寢室偶爾一塊吃個飯,看個電影什麼的,雖然不貴,一次幾毛錢,但你要是不去,時間久了,大家做啥事都不願意叫上你了。
這種不利於團結的事情,在工大這種學校,是很可怕的,因為大家不僅是同學,以後可能還會是同事、戰友。
正是因為想到了這一點,後勤部才義無反顧地決定支持唐茵的這項慈善事業。
而唐茵想做的,就是借著勤工儉學的機會,讓那些生活困難的同學,先解決溫飽,再解決社交問題。這件事,如果讓學生單槍匹馬自己幹的話,難如登天。
主要是這個年代,大學生想在校內做點賺錢的兼職,幾乎找不到門路。
但唐茵來做,就簡單多了。
小小一個食品加工廠,直接給工大提供了兩百多個勤工儉學的崗位。
就連搬運工,用的都是未來的大國工程師們。
搞笑的是,搬運工這個崗位還特別吃香,因為時間短、工錢高。
搬一車副食品,如果是四個人幹的話,每個人能分到十幾塊錢。
搬兩車,就能把半個月的夥食費掙回來了。
學校內部的勤工儉學崗位,競爭也很激烈。
一時間,紅磚房那邊的小超市、小吃店、餃子館,全都是來應聘的大學生。
沒辦法,唐老板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哪怕什麼都不會,隻要你會包餃子,每天坐在後廚,幫忙包兩個小時餃子,都能賺兩塊錢,外加一頓飯。
要是早中晚都來幫忙包餃子,工錢翻倍,還包三餐。
勤工儉學計劃兩個月後,工大校園裏,以前那些舍不得打菜吃、餓得皮包骨的學生們,就跟吹氣球一樣,肉眼可見地長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