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溝離參場很近,村裏以前也有些進山采藥挖人參的藥農,後來國家為了外彙創收,在他們這建了一個參場,村裏不少青年都去參場掙過工分。
後來包產到戶,村裏有些腦瓜子靈活的,就學著參場的樣子,在自家分到的山林裏種起了林下參,產量多了之後,就吸引了不少像徐嘉軒這樣從外地來買人參的二道販子。
南方人喜歡煲湯,從東北帶到江南的參片、參須,都是緊俏貨,徐嘉軒之前還打算“專注自家”,先從徐家最擅長的絲綢行業重新開始。
可自從跟外甥女來了一趟東北,運了一批名貴藥材回去,徐嘉軒第二趟再來的時候,就果斷買鋪麵開了一家南貨商行。
現在他幾乎每個月都要跑一趟東北,來的時候,順路把南邊的絲綢被麵、色彩豔麗的絲巾、各種時尚的衣服鞋子、電子產品之類的帶過來。
回去的時候,再從東北把這邊的人參、靈芝、鹿茸、熊膽之類的中藥材,帶到南邊去,運氣好的話,一根品相上佳的野山參,就能把這一趟的成本給賺回來,剩下的都是純利潤。
可以說是一本萬利,比販賣絲綢利潤還高。
不過正因為利潤高,一般人也做不了。
徐嘉軒能在這邊開商行,還能直接到下麵村裏收藥材,主要還是因為他有個給力的外甥女。
因為唐茵成了組織重點保護對象,當地的公安係統怕敵特分子抓不到唐茵,會對她的家人下手,每次徐舅舅來這邊做買賣,身後都跟著便衣。
別說市區的地痞流氓了,村霸都不敢黑吃黑。
徐嘉軒第一次下鄉收藥材的時候,就有個眼神不好的村霸,沒打聽清楚就想黑吃黑,交易完成後,拿了貨款,帶了一幫人抄小路去攔車,想把徐嘉軒做了,到時候大車和藥材全都是他們的。
剛露頭,就被便衣給秒了。
公安局也不會特意解釋原因,很快,在哈市這一片,“徐嘉軒”三個字,就成了道上兄弟的禁詞,大夥兒都不清楚這人的來頭,但用腳指頭想想都知道,能讓公安局出動便衣保護,搞不好就是哪家的“皇親國戚”下來體驗生活呢,總之三個字:惹不起。
連道上兄弟都“惹不起”的徐嘉軒,一到陳家溝,就受到了村長的熱烈歡迎。
老百姓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大家都想安安分分做個小生意,靠勞動掙錢,普通村民根本就不希望本村出現村霸,這幫人隻顧著掙快錢,把村子的名聲搞壞了,以後下鄉收藥材的二道販子,看到他們村就繞著走,他們種出來的藥材再好,賣給誰呢?
因為這個,徐嘉軒在很多種藥材的村子特別受歡迎,因為隻要來的是他,就連村霸都不敢黑吃黑。而且徐嘉軒做買賣也很公道,不像有些黑心肝的二道販子,這也不收,那也不收,一筐藥材隻要有一點不好的,就瘋狂壓價。
徐嘉軒第一次來的時候,就跟他們說了徐家收藥材的幾個檔次和定價,讓他們提前把藥材按照等級分好,下次他來收藥材的時候,直接按照等級給他們定價。
這樣一來,同樣的收成,他們賺的錢比以前多了,而且一些殘次品也能低價賣出去,不至於砸在手裏。
陳宏軍是陳家溝的村長,聽說徐嘉軒這次過來,不止是收藥材,還要去看看他們村陳小栓的老婆孩子過得咋樣,臉上的笑容頓時有些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