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豆腐廠,為什麼要叫‘老奶奶’這麼土氣的名字?”
徐舅舅對於外甥女給豆腐廠起的名字,大為震撼,並且十分不理解。
就算你不喜歡你那個渣爹,不願意用“唐家豆腐廠”這類名字,那也可以起個別的名字嘛。
利民,便民,惠民,為民,不都挺好聽的?
唐茵搖了搖頭:“老奶奶聽著最親切。”
“而且舅舅,以後我廠子裏生產出來的熏幹、茶幹和鹵豆幹,我是打算賣到火車站、汽車站這些地方的。”
“你想想,那些坐長途車的,離家在外,最想念的是什麼?肯定是家裏媽媽或者奶奶親手做的家常菜呀。”
“我不光要做‘老奶奶豆腐幹’,等以後廠子規模擴大了,我還想開發一些支線產品,什麼‘老幹爹豬肉脯’、‘老嫂子醬菜’,爭取做到每一個牌子喊出去,都能讓在外麵飄蕩的遊子們,第一時間感受到家的溫暖!”
徐舅舅:“……”
壞了!外甥女這審美,真的被姓唐的血脈給拉低了!
該死的,一想到以後出門談生意,別人都從包裏掏出茅台、玉溪、北戴河,他從包裏掏出了一堆老奶奶、老嫂子、老幹爹……
這一刻,徐舅舅突然感受到了幾十年後,華夏網友腳趾摳地的尷尬。
算了,反正就是一個小作坊,讓外甥女玩玩得了。
徐舅舅暗暗在心裏安慰自己,外甥女成績這麼好,等過兩年,她考上大學,去首都上學了,到時候哪還顧得上這個小作坊啊?
此刻,甥舅倆誰也沒有想到,十幾年後,這個誕生於湖城郊外的小作坊,會成為名揚華夏、馳名海內外的知名品牌,市值超百億!
據說,很多留學生出國,別的行李可以削減,但“老奶奶豆腐幹”、“老嫂子醬菜”卻一定要帶,畢竟到了國外,那邊的飯菜吃不慣,全靠家鄉的零食和醬菜續命了。
後來更是發展到,看哪個城市的華人超市是不是華夏老板開的,就看超市貨架上,能不能找到這些老奶奶、老嫂子、老幹爹……要是連這個都沒有,那這個華人超市,肯定不正宗!
徐舅舅沒把這麼個小作坊當回事,他來找唐茵,是要接她回老宅過年的。
他就這麼一個外甥女,親爹親媽都不在了,過年總不能讓外甥女一個人在外麵過吧?
唐茵不太想去別人家過年,直到徐舅舅說——
“今年是咱們家回來的第一年,要宴請不少親戚朋友,我特意請了一個擅長做螃蟹宴的大師傅……”
唐茵:能吃席?
徐舅舅:“也是想趁這個機會,讓你和親戚們見一麵,免得以後走在路上,連親戚都不認識。”
唐茵:意向客戶?
眾所周知,徐家以前可是湖城首富,來往的親戚朋友,非富即貴。
就算因為那十年的動蕩,大家元氣大傷,但多少都有點家底子的吧?
有家底子+祖輩都是生意人+有人脈有圈子,這不就是她一直在找的合作商嗎?
“舅舅,我不放心紅霞姐妹倆,能帶她們一塊去你家過年嗎?”唐茵仰著頭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