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自我監控不當“變色龍”,也不做職場“頑石”(1 / 1)

人一邊監控與他人的關係和自己所處狀況(Monitor),一邊推進人際關係。

高度自控的人和低度自控的人

有的人酒後變性。一向很老實的人在酒席上信口開河,原形畢露,形象盡失。那麼為何這種人平時暴露不出本性呢?這是因為他們在意周圍的眼光。人會使自己的行為適應對方和當時的狀況,據此搞好人際關係,優化個人處境。

人人都有這種傾向,會一邊監控(Monitor)自己與對方的關係和個人所處狀況,一邊推進人際關係。這被稱為自我監控。但人各有異,有的人重視監控信息;有的人較之監控信息,更重視自己想做的事。高度自控的人使自己適應對方,低度自控的人則是個性派。

自我監控理論的提出者Snyder(心理學家)認為,中國是個高度監控的社會,中國人高度自控。的確,中國人會根據對方和當時的狀況改變態度,八麵玲瓏,對部下、上司和客戶的應對完全不同。此外在中國,做不到這點的話,職員的工作就幹不下去。

那麼,高度自控的人是否就能搞好人際關係呢?乍看上去似乎如此,但做得過火或成為“變色龍”,其結果就是喪失他人的信任。另一方麵,低度自控的人不管不顧地按個人想法行事,不去適應對方,卻值得信任。但做不到能屈能伸,頑固不知變通的話,就讓人感到不可理喻,同樣無法與周圍人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