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曾作《神仙也是要便的》一文,討論過神仙究竟要不要大便的問題,這是個很嚴肅的學術問題,中世紀的神職人員也是曾經一本正經地討論過堂裏有沒有廁所的
《莊子·逍遙遊》中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毫無疑問,這類神人是不用大便的,因為人家不吃;可是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來到庭轉悠過一圈的孫大空同誌認為,修為高深的神人隻是擁有辟穀不吃的能力,不等於他們就永遠不吃!
否則張百忍在披香殿動不動就大宴群仙、王母動不動就開蟠桃會,難道與會的神仙都喝風麽?當然不是!
王母的蟠桃宴上有龍肝鳳髓、熊掌猩唇,都快趕上粵菜的豐富了,吃了這些東西的神仙未必個個都是貔貅吧?否則貔貅還有什麼特別的?還會留下種種傳?這顯然不符合邏輯!
李敖先生還考證過:《太平廣記》有“劉安”一條,中有“仙伯主者奏安不敬,謫守都廁三年”的話。宋郊《元憲集》有《默記淮南王事》的詩,妙句雲:室餌初嚐謁帝晨,宮中雞犬亦登真。可憐南麵稱孤貴,才作仙家守廁人!
可見,仙家也有廁所,廁所當然不是用來吃飯的地方
可見,有吃就得有拉,你可以拉的更為濃縮更為精華,但不拉就是違背理、挑戰邏輯!
孫大空一拍大腿,叫道:“原來是那五穀輪回之物啊?老土地,這仙家的垢物,怕是要勝過凡人百倍?”
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這仙肥可是個好東西,老孫不覺動了些心思,自然是要問清楚的。
“那是自然了,我界神仙畢竟都是神仙之體,雖然也有排出垢物,卻多為一些材地寶在神體中淨濾所得,其臭若香,其效也勝過那凡人垢物百倍!
所以這界幾個有名的園子,像是什麼百花園、蟠桃園啊,都是用的仙肥。每日都有值當的官,要去各處神仙府第收取仙肥,而後統一安排使用。
真君可知,我蟠桃園用得更是一等一的仙肥?像這九千年一熟的蟠桃,有了這些仙肥滋養,所需的地靈運就可減少五成!”
蟠桃園土地張開手掌,在孫大空麵前晃來晃去,滿臉都是得意的神色。
“厲害啊若不是土地公告之,俺老孫還不知道這仙肥竟有如此妙用呢。”
孫大空在園中轉悠了幾圈,忽然笑道:“這些桃花可是真美,老孫想要摘取幾朵帶回花果山去,也讓猴兒們聞聞香,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啊?
對了啊土地公,你看你一個人呆在這園中是何等的寂寞?回頭俺老孫命人送來幾甕花果山自釀的啤酒,雖不算什麼好東西,倒可助你排遣些無聊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