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著祁書記,看看吧,小聶、小柯,你們也好好學。”
“祁書記在跟村民打交道,很親民,很接地氣。”
“哪怕是在莽村,那些圍觀的村民,對他的感覺,肯定都是不一樣,都能留下一個好印象。”
“我們政府工作人員,就是要像祁書記這樣,處處站在老百姓的利益著想。明白嗎?”
小聶、小柯點頭。
“明白了,鎮長,這一次跟著祁書記真是受益匪淺。”
三人也是緊隨祁同偉,站在村委中心廣場上。
顯然。
祁有福在祁家村倒也算是德高望重。
招呼一聲,村子裏的七大嬸、八大姨,叔伯兄弟,都來到了村委中心。
眾人對祁同偉回村,談及什麼開通公路,還是有些非議的。
“同偉這孩子,從小看著他長大,人品倒是沒啥問題,可動員我們開通公路,這事挺不好整的!”
“有啥不好整的,別的不說,同偉是大學生,有知識,有文化,又是我們鎮上的鎮委書記,我相信他,支持他!”
“關鍵問題不是信不信他,而是我們一窮二白的,哪有閑錢集資修路嘛。”
“就是,再說修路,那也該是政府財政出錢啊,我們小老百姓自己掏錢,修不修路,有什麼好處呢!”
“哎呀,大家也別抵觸,先聽同偉怎麼說,同偉現在也是代表政府!”
“……”
看著祁家村的父老鄉親,七嘴八舌議論著。
祁同偉環視了一圈,對他的這些“恩人”,心中無限感慨。
稍許一頓。
祁同偉抬手示意,“各位叔伯嬸嬸阿姨們,請安靜!”
“想必你們都聽村長爺爺,跟你們說了,我這次來,的確是代表著永樂鎮鎮鎮委政府,動員大家一起,將咱們村的公路開通!”
“叔伯嬸姨們,一旦我們公路開通了,將會帶來諸多的便利,譬如:開辟鄉村度假村……”
接下來的時光,祁同偉幾乎將莽村那一番鄉村規劃藍圖,立體地向祁家村的村民們,又講述了一遍。
陳孝廉、小聶、小柯聽得入了神。
而祁家村的村民們亦是騷動,不少振奮了,神采奕奕。
“嘿,可以啊,我早就說了,同偉就是我們全村的希望!”
“既然是同偉號召的,啥也別說了,跟著他幹,他說怎麼整,我們就怎麼弄!”
“是啊,的確,這窮日子真的過怕了,要是能改變,樹挪死,人挪活,幹了!”
“聽聽,同偉真不愧是讀書人,他能想到,把那些毫無用處的荒山開墾種植青山茶,變成經濟林,是不錯啊!”
“種桑養蠶,一年能整六批次,聽著都比種包穀收入高~”
“……”
一番宣講動員。
祁同偉深深感受到,紮根基層,的確是不易。
從莽村,到祁家村,還有剩餘的八個村子。
看來,都得每一個村子、每一個村子去做動員。
但祁同偉心裏清楚,隻要能把一兩個村子思想工作,動員開了。
一旦啟動了“村村通”村級公路項目,那麼其餘的也就會越來越順暢了。
村長祁有福挽留祁同偉、陳孝廉一行四人,在村子裏吃了飯。
張羅了鄉村裏最為地道的農家菜招待。
譬如,臘味臘肉之類。
青菜那些都是自己菜園子裏種植的。
當祁同偉重新吃到這些兒時熟悉的菜肴,有一種真正重回少年的味道。
吃過飯。
祁同偉、陳孝廉一行走訪考察結束,返回了永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