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我有一個夢想……(1 / 2)

祁同偉略微沉吟,繼續鏗鏘有力地說道。

“還有,以目前我們的父老鄉親,都是以傳統的農耕種植為主。”

“或是在有水溝水渠的地方,種水稻。”

“或是沒水源的地方,就是種玉米!”

“李有田,我說的,沒錯吧?”

李有田點了點頭,以那一雙貪婪的眼睛,緊緊盯著祁同偉。

“好,那我問你,種植水稻也好,玉米也好,產量如何?”

祁同偉絕對沒有任何喊口號,玩那些“假大空”虛頭巴腦的話。

“全家人,一年頭到頭,家裏一畝三分地,那點糧食,頂多餓不死,對吧?”

“但凡任何一家,到年底了,能宰一頭兩三百斤的大肥豬,當做‘年豬’,都是富裕家庭了。”

“誰家裏要是能一年收入過萬,那都是十裏八村,出了名的‘萬元戶’,是不是?”

李有田“昂”了一聲,點頭如搗蒜。

包括那些圍觀的村民,都對祁同偉肅然起敬。

因為祁同偉的話,都是貼近生活,相當“接地氣”。

不像以前那些鎮上的領導,到了村裏,做報告一樣,說一通狗聽了,都直搖頭的“假大空”。

“嘖嘖嘖,真不愧是我們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對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生活狀態,真是太了解了!”

“看來,祁書記,是一個體恤老百姓的好官啊!”

“嘿嘿,現在說什麼清官,還是貪官,都為時過早。隻有等以後,他是不是真像現在說的一樣,做到了,那才算!”

“確實,現在這些當官的,哪一個不是都想著自己的腰包鼓起來,哪裏會有想著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好不好呢!”

“……”

鎮長陳孝廉都聽得入神了。

包括另外鎮委辦公室的科員,都是瞠目結舌。

祁同偉意猶未盡地說道。

“那好,村主任、各位父老鄉親,我現在提出一種變革,一種革新之路。”

“我們把村子裏的土地,不再種植稻穀、玉米,換成種桑樹……”

李有田詫異地反問道。

“祁書記,你說啥?村裏土地不種莊稼,種桑樹?那你讓老百姓吃啥?”

祁同偉料到李有田會這麼問。

他朗聲答道:“種桑!養蠶!”

“以永樂鎮的氣候環境,適合種桑養蠶!”

“傳統農耕水稻、玉米,以這裏的氣候,一年隻能種植一季,而且產量過低,還要付出一家人的勞力,付出與收益不對等!”

“而一旦我們改革,換一種模式,種桑養蠶,一年可以從三四月份,開始養蠶,到九十月份,批量養蠶。一個月一批次!”

“一年基本上可以六批次!”

“按照目前市麵收蠶繭的價格,基本上,一批次蠶繭的收益,足夠一家子,全年的糧食。”

“那麼剩下的五批次的蠶繭收益,就是全家一年的毛收入。”

“扣除掉桑樹要施肥、護理,以及人工成本之類。”

“必然是一筆不菲的利潤!”

“你們試著想一想,有了旅遊度假村,一筆收入!”

“有了青山茶葉,再是一筆收入!”

“有了種桑養蠶,又是一筆收入。”

“包括,我們之後還會在永樂鎮上,開辦茶葉加工廠,蠶繭收購廠等等。”

“若是家裏有剩餘的勞力,還可以去鎮上的廠子裏上班,這裏麵又是增加一筆收入。”

“如此算下來,難道不比我們現在,死守著那一畝三分地,更有盼頭,更有希望嗎?”

祁同偉一番精彩紛呈的“演講”。

他都感受到,有一種馬丁·路德金站在台上,那一種慷慨激昂——

“我有一個夢想……”

“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夢想有一天,幽穀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聖光披露,滿照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