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民俗藝術符號在當代廣告設計中的應用4(1 / 3)

公益海報《心係四川》中,作者並沒運用慣用的紅色心形,而是代之以作品《環保奧運一和諧社會》,將奧運比賽中運動員的優美動態與自然環境中動植物的圖形,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同時用綠色來點明主題:2008中國奧運年,2008中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環境保護是億萬人類共同的事業,環保不再隻是節約用水、植樹造林、治理風沙、淨化汙水等簡單的概念,而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建設和諧社會”,關乎國家民族未來命運的重大課題。奧運影響著每一個中華兒女,同時也寄托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深切期盼一振興中華。倡導綠色生活,不浪費、不過麵費、不過度奢侈、不過麵耗資源,也是奧運精神。

綠色意味著生命和生長,象征著和平與安全。綠色是大自然本身的色彩,令人聯想到廣大的田園和牧場。對於都市生活者而言,綠色是令人向往自然風光的顏色。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和呼喚生態平衡、無汙染,“綠色創意”、“綠色設計”作為新的詞彙,更多地見諸報端和人們曰常所見的廣告之中。

4.傳統配色應用

古典的配色是地地道道的傳統配色。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經典文化,特別是傳統民俗文化,最具有古典意味。古典配色有樸素、無華、敦厚、雅致的特點。年畫是中國人在春節期間用來貼於牆壁或其他物體上的一種裝飾性圖畫。表現內容以喜慶歡樂的人物、場景為主。其設色富有代表性,色彩豔麗濃烈、豐富鮮明,既追求紅火熱烈、喜形於色的對比,同時又講究和諧的統一,色彩整體效果鮮豔、熱烈、輕鬆、明快。生活中人們對某些色彩也有約定的俗稱,如鐵誘紅、雞血紅、雪青、藏青、藕荷色、象牙色、本白色、珠灰色。還有民間畫工、傳統手工藝藝人對某些程式化色相的稱謂,如銀紅、杏黃、蛋青、豆綠,又如蠔白、油色、西蕃草、洋青、葡萄米色、頭灰等,還有唐茶、鬱金、老綠、京紫、黃檗等。民俗以大紅大綠為富貴吉祥之色,新婚之時用大紅之色,自然也寄寓了人們對富貴吉祥的期望。

表示五倍幸福之意。當代廣告設計中常常對五彩祥雲色彩加以運用,傳達出人們對生活的激情、熱愛和向往,符合傳統民俗對生命的禮讚。

沒有災難,世界和諧吉祥!

我國民俗藝術對配色還有很多長期形成的習慣,還流傳了不少配色口訣白間黑,分明極;紅間綠,花簇簇;粉籠黃,勝增光;青間紫、不如死”;“紫是骨頭綠是筋,配上紅黃色更新”等。但是,由於各個區域人們活動環境、生活習俗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色彩表現的材料手法不同等因素,往往同樣一種配色各有不同的說法,如有的說紅配綠、花簇簇”、“紅配綠,一塊玉”、“紅配黃,喜洋洋”。也有“紅配綠,醜得哭”之說,形成了許多各自細色習麵己色口夬。細俗藝品色中雛多以對色加以應用,反映出一種奪人眼球的視覺效果。民間有這樣的說法:“一黑二粉三金黃,五顏六色穿衣裳”;“紅綠大筆抹,市上好銷貨,莊嚴牆上掛,喜慶又紅火”。

《傳統服飾文化》中,采用民穀中常的大紅大綠的花釀和時尚模特的對比,突出極為“土”的色彩配色,恰如其分地體現了“從傳統文化中走來”的主題,其視覺效果強烈,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門神在當代社會成為一個吉祥符號,人們不滿足於單純辟邪,遂加人了祈福的成分。商業廣告《楓牌中華竹筷》中,產品形象的巧妙替換,讓人們在常見的雜中接受信息。典型的民俗傳統配色“紅配黃,喜洋洋”,該廣告以紅、黃兩種暖色調為主,達到了熱烈、喜慶的效果。紅色是象征熱鬧、溫暖、幸福的色彩,黃色象征光明和高貴;廣告保持了整體色調統一和喜慶效果,表達了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當代廣告設計還常常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個空間裏。例如:紅與綠、黃與紫、橙與藍等。這種色彩的搭配,可以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給人亮麗、鮮豔、

喜慶的感覺。“紅配綠、花簇簇”、“紅配綠,一塊玉”……當代廣告設計中紅與綠的配色時常運用。當然,對比色調如果用得不好,會適得其反,產生俗氣、刺眼的不良效果。這就要把握“大調和,小對比”這一個重要原則,即總體的色調應該是統一和諧的,局部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小的強烈對比。

當代廣告設計色彩的趣味性是吸引人注意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也是藝術作品容易被人接受並形成長期記憶的重要因素。隨著人們生活步伐的加快以及電視、網絡媒體的衝擊,廣告設計正需要從民俗藝術那裏汲取養分,補充趣味上的不足,以增強自身魅力,達到信息傳播的作用。圖4一95為創意世博網絡作品最佳創意作品:世界博覽會是人類的聚會,人們世界各地歡聚一處,展示各自國家的產品與技藝,相互間溝通各自文化思想,從而達到共同意識,合作建設世界,讓城市更美好。兒時,你是否玩過編手繩遊戲?大家“歡聚”在一起,“溝通”好自己的想法,然後一起“合作”,將一根繩子在小手之間編織出自己喜歡的圖案,來“展示”自己的特色。世博會就是這樣一個遊戲,集人類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備了無與倫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蕩。作品色彩搭配顯出喜慶、熱鬧的氣氛,進一步推廣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讓更多人關注和參與世博會的各項活動。

北京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官方海報以向社會民眾傳播奧運會、殘奧會的理念為目標,突出人文奧運的精神,體現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特色。人文海報《微笑北京共享奧運》:孩子、青年、老人的微笑,洋溢著中國人的熱情與友好,充分展示出微笑的北京歡迎世界各地的人們,共享北京奧運會的美好願景,共同演繹“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和諧樂章。該方案三幅合一成為組畫;從作品整體運用的紅、黃、藍色彩符號來看,符合中國傳統民俗觀念;並深刻理解和創造性地表現中國文化符號,體現出中國獨特的文化底蘊與人文精神,傳達中國人對奧林匹克的熱愛與激情;具有時代創新特征和高水平的設計表現力,具有為全世界所接受和傳播的基礎。

北京奧運會在色彩組合運用中,以“中國紅”與“琉璃黃”及其輔色的組合,營造出中國式的熱烈與隆重,是北京奧運慶典色彩的最佳選擇廣琉璃黃”及其輔色的組合生發出明亮、輝煌的運動感與激情廣國槐綠”所代表的綠色色係,是健康、純淨、活力的最好象征廣青花藍”及其輔色的組合象征著理性、科技的理想與創造,並賦予這種理想與創造以中國式的美感;最後,“長城灰”、“玉脂白”及其輔色的組合合則淡雅、含蓄、寧靜升華為東方式的豐盈與和諧,成為中國哲學與智慧的最好闡釋,色彩理念在奧運設計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當代廣告設計的色彩,不僅使受眾了解了廣告內容、傳達了企業的信息、有效地達到廣告促銷的目的,而且還能在精神上給人美的享受。一組成功的色彩配色與設計,將是傳設計師作品的設計理念和色隨解,餓帶合人們強的視覺衝擊。人生的豐富多彩及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也形成了人們對色彩的審美需求。美麗的色彩令人追求與向往,它會給人以美的聯想,寄托美好的遐想與希望。不少廣告作品在實施廣告促銷活動中,由於設計製作精美,色彩協調到位,而長時間留在消費者的心目中,仔細品味,並成為一個曆史時期廣告審美情趣的代表作,成為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一種享受、一種高尚美的陶冶。而當代社會所需求的是高效率、高品質的設計作作,由此職計師說,無是一配色與設計對審美的挑戰。

心理學家認為一種顏色通常不隻含有一個象征意義,正如上述的紅色,既象征熱情,卻也象征了危險,所以不同的人,對同一種顏色,會作出截然不同的詮釋。除此之外,個人的年齡、性別、職業、社會文化及教育背景不同,都會對同一色彩產生不同聯想。但是,中國人對紅色和黃色特別有好感,就多少和中華民族發源於黃土高原有點關係。故在不同文化體係下,色彩會被設定為含有不同特定意思的語言,所表達的意義可能完全不同。

民俗藝術符號的色彩作為一種視知覺的對象,要符合人類的視覺心理因素。因而傳統的色彩觀念在遵循曆史的、傳統的前提下,用色既要講究視覺意匠,也要重視色彩的視覺心理效果。也就是說,傳統的用色從大的方麵不違背色彩的文化蘊涵,重視色彩的象征、寓意性,同時又講求色彩的視覺美感效果。在當代廣告設計中,對傳統色彩的應用,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色彩的象征

生活中離不開色彩,色彩又來源於自然。色彩令這個世界變得繽紛,變得更加絢麗。色彩能反映人的感情,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色彩被賦予了感情,成為代表某種事物和思想情緒的象征。不同的色彩能給人以心理上的不同影響,能激發人們的情感,在心理上、情緒上產生共鳴。“象征是介於比喻與抽象之間的一個描寫方式。仍然以一個事物I描寫另一個事物。這個事物I在某一方麵必須與事物8有一點相似性。”我們可以說所謂象征是符號的一種,是人類特有的人為造成其所表示內容的符號。象征者和被象征者之間可能具有某種聯係,而兩者關係的確定取決於象征使用者的構想,以及決定這種構想的環境條件和文化傳統。

識和心理感覺。色彩的處理在當代廣告設計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色彩的整體效果需要醒目而且具有個性,能抓住消費者的視線,能通過色彩的象征產生不同的感受,達到其目的。人們對色彩的認識、運用過程是從感性升華到理性的過程。色彩本身是沒有靈魂的,它隻是一種物理現象,但人們卻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這是因為人們長期生活在一個色彩的世界中,積累著許多視覺經驗,一旦知覺經驗與外來色彩刺激發生一定的呼應時,就會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種情緒。無論有彩色的色還是無彩色的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種色相,當它的純度和明度發生變化,或者處於不

同的顏色搭配關係時,顏色的表情也就隨之變化了。我國民俗藝術對色彩的運用,自古以來就有象征性手法的傳統。色彩的這種象征性在中國傳統文化史上與人們的認知方式相聯係,並影響了人們的價值觀念。色彩的視覺含義,已經轉換為一種主觀、理性的認識,並作為一種文化象征或文化符號反映了傳統的文化觀念,具有較深層的文化內涵。如本命年係紅腰帶的習俗,仍是取紅色辟邪的吉利祥瑞之意。色彩皆被賦予特殊的含義,隻有順應這種觀念,才是吉祥的,也是美的。《中國情希望年》雖然是商業廣告,但其色彩的運用,仍透出濃濃的民俗意味。傳統的色彩觀念作為一種富有特殊含義的認知圖式,影響了人們的審美創造,從而導致了吉祥圖形設色的主觀唯我的傾向,這種色彩的主觀性鋪結底還是受中國傳傳民俗文化響的結果。

在舊俗中,用各種顏色作為等級差別的區分標誌,是色彩象征性的一種重要功能。我國古代統治者在服飾上用紫、藍、綠、黃等色表現官吏職位等。皇帝禮服為“柘黃日光下呈赭黃、燭光下呈赭紅,用柘桑木染),平時服朱,“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緋、六品七品以紫,八品九品以青,婦女從夫之色”,民眾穿白衣(本色麻布〉青衣(藍或黑的布衣),服色上可通下,下不可通上。值得注意的是,特定的象征色有的通行民間,有的局限在一定的範圍,有的附有相應的形象,一旦離開具體的前提,其特定的象征意義也就隨之消失。例如戲曲人物的服色要遵照等級規定自不必說,臉譜用色以紅表示忠義、黑表示剛直勇敢、黃表示暴虐、金銀色表示神仙鬼怪等等,亦是象征性用色的巧妙發揮。

色彩作為一種陳述手段,更有解釋其實質的功能,這種解釋是對心靈感受的詮釋而不是對形象的陳述,它更多的是暗示與象征。色彩作為象征符號,與人們的風俗傳統、曆史沉澱、欣賞習慣等因素有關。在通常情況下,鮮豔的色彩能表現朝氣蓬勃的活力,“紫色包含著一種虛弱和死亡的因素,明亮的黃色有點像那剌耳的喇叭聲”。“暗藍色則沉人在包羅萬象的無底嚴肅中,淡藍色則具有一種安息的氣氛”。色彩的暗示與象征意味和人們對色彩的冷暖、輕重、軟硬、亮暗、華麗與樸素、活潑與陰鬱等心理特征相關聯。在著手設計廣告之前,先要弄清廣告商品接觸對象、服務的受眾,在分析和確定了這一前提之後,應盡量選擇廣告對象所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表達形式。

《家國夢圓》紅色的地圖與黑色的中國書法字體對比與巧妙組合,突出了設計主題。紅色象征著中華兒女對祖國統一的呼喚,它是我們億萬炎黃子孫的共同祈盼。

公益招貼《關愛老年人》,由一根根拐杖組合成一朵黃色的菊花,點明主題“且看扶杖人,正是菊花燦爛時”。我國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當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曰。民俗中送老人常用菊花、蘭花、牡丹、梅、楓、橘表示敬老,祝老人多福;慶祝重陽節的活動有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