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3)(1 / 3)

(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是由它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決定的

第一,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掌握著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因而能夠從總體上把握曆史發展的規律,依據國內外形勢製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

第二,中國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係,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淩駕於群眾之上。這就能夠最大限度地團結廣大人民群眾和一切進步力量,為人民的利益而奮鬥。

第三,中國共產黨堅持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勇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同人民群眾保持最密切的聯係,因而擁有無窮的力量和智慧,能夠戰勝任何困難和敵人。

所有這些,都構成了中國共產黨巨大的政治優勢,使它能夠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合格領導者。在當代中國,離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別的政治力量不可能組織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建設,不可能組織領導中國實現現代化。

二、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不僅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地位、中國曆史的方向,而且還領導人民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國內形勢也在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等的多樣化將進一步發展。在這一新的時代背景下,就更需要我們進一步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鄧小平指出:“中國由共產黨領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由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江澤民也指出:“必須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這是我們的事業勝利前進的根本保證。要把十幾億人的思想和力量統一和凝聚起來,共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是不可設想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其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

第一,隻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正確方向。在當代中國,隻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現代化。隻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夠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才能保證中國現代化的成功。

第二,隻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製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取得進步。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大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偉大事業,既沒有現成的答案,也不能照抄照搬外國模式和經驗。隻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科學的指導思想,揭示客觀規律,製定並貫徹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

第三,隻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和社會環境。實現和保持社會政治穩定,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得以順利進行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要實現和保持穩定,就必須要有一個能夠凝聚全國人民力量、能夠總攬全局的領導核心。隻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高瞻遠矚,才能保持社會政治穩定,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