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深宮獨處(1 / 2)

李成鳳目送王洛婉離去後,轉身向我,歉然道:“章郎,方才在神鳳池,我一時按捺不住,未得你應允,便欲推屏而入,請你諒解。你放心,今後與你相處之日,我絕不會如此妄為了。”說著,雙頰緋紅,滿麵歉意,但一直微笑看,目光並不回避我。

這件事我並不曾放在心上,畢竟未有下文。而且,我當時為她所惑,一時神思恍亂,亦未及時出言製止,也不是沒有責任。便道:“言重了。”

李成鳳神情釋然,粲然一笑,道:“章郎,這段日子,我盼你住得愉悅。隻要我有閑暇,必來陪你,你若願意,我們一同在宮內消遣。方才在神鳳池中,你斥責神鳳池乃勞民傷財之物,極有道理,隻是我生性愚鈍,加之為政不久缺少經驗,而且,自我登基以來,四境不寧,九州不安,各類事務使我焦頭爛額,是以,我對很多事情不夠敏感。章郎,這段時間你若肯為天下清理弊政,若肯為庶黎稍作勞頓,則不啻李唐之福。你自拿主意好了。此刻我須去朝中。”

說著,李成風將一金光燦燦的小牌遞於我。

我本能地接過,見上麵赫然有鳳雕環繞的“如朕親臨”四個隸書陽文。

我不禁一驚,抬頭望李成鳳。

隻見李成鳳溫婉而笑,道:“章郎,我怕你寂寞,故予你此牌。不過,此時左右候衛將軍須守護朝堂,無法護你遊娛,且惡吐蕃賊或許已經潛入宮中。是以,成鳳建議你莫去室外。此室雖小,卻也有藏書,有奏折,有酒水食物,有炭爐火折,亦可更衣。你盡量呆在此室為好。”

我點頭道:“我呆在此室便是了。”

說著,我將“如朕親臨”金牌遞於李成鳳,道:“我便不需此牌了。”

李成鳳一愣神,接過金牌,卻站起身,移到我身畔,將金牌塞進我衣兜內,和煦笑道:“你拿著好了,或許萬一用著了。我去上朝了。”說著,微笑著轉身而去,走到門口時,回眸一笑,卻並不言語,款款而出,掩門而去。

待“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清脆女聲次第響起且漸漸遠去之後,寂寞之感真的緩緩包圍了我。

為排遣寂寞,我站起身,細細環顧此室,思忖可為何事。

我首先想到,如今我已經從係統中兌換了戊級成力,可尋一物試試氣力如何。

但是,我找了一圈,卻下不了手。這室內任何一處、任何一物,皆為天價之寶,昂貴之物。我不是破壞狂,也不是暴力狂,我實在下不了手。

我乃於書架上搜覓一番。發現書架上皆為治國修身類書籍,其中以道家典籍為多。

據我所知,唐高祖李淵為掩其拓跋氏血統,以老子後代自居,拔高道教。因此,雖說李淵、李世民、李治治國之際仍主要遵循“外儒內法”理念,但確實部分汲取了道家思想,這一點,確實有益於促成初唐的相對開明。

道家思想中的很多元素確實比儒家,尤其是比董仲舒的儒論要符合和接近現代政治文明。

道家的某些思想,甚至被26世紀的一些知名學者認為是人類政治文明的終極發展方向。

不過,像中大獎般忽然稱帝的李成鳳,雖也有些智慧,但登基之前,顯然未曾學過帝王之術,因此,對李世民等人的核心政治理念絕對不甚了解。

看李成鳳一貫行事風格和她常看的書籍,應是較為推重道家思想。

然而,李成鳳似乎不了解,在皇權專製理論框架中,當處於亂世或瀕臨亂世之時,對鞏固皇權最實用的政治理念是董仲舒的儒論和法家思想。

但我無心指導她,因為我一心要找魚軒南。我和她必須分開,也許吐蕃很快就會被擊敗,我很快就可離開長安。我沒有指導她的責任和動力。

我的目光落在書架下端的一摞奏折上,不禁興趣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