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是洄遊魚類,這個時候正沿著一條河的入海口,想著澳洲內陸遊去。
既然遇到了,莫邪就不打算放過,所以,他直接心念一動,幾十萬條三文魚,就入了他的口袋。
海洋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海鮮,所以,莫邪的收獲很大,但是,現在這點收獲,已經完全不能滿足他的野望。
“海洋之中最豐富的還是資源啊!”在空中不停的飛翔,同時,莫邪還不忘了探索海洋之中的情況。
地球上的海洋,其總麵積約為.6億平方公裏,約占地球表麵積的71%,平均水深約795米,所以,直到現在還有很大一部分沒有被探索。
地球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隻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莫邪需要的物資太多,能夠掠奪物資的地方卻不多,如果可能,最容易獲得資源的還是海洋。
海洋是礦物資源的聚寶盆,這一點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能夠有技術開發海洋資源的國家卻不多。
但是,隨著莫邪的努力,他的能力已經越來越強,所以,海洋對於他來,已經不是問題。
所以,在獲得了大量海鮮之後,莫邪的注意力,開始集中在海洋礦產之上,相比廣闊的海洋,巴新那點銅礦就不算什麼了。
當然,這得等到莫邪有所發現在,畢竟海洋之中的海水太深,就算是莫邪,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找到各種礦物質的。
最近莫邪搜集了一些資料,對於海洋,他也算是比較了解了,淺海不,這裏太過容易探索,他根本沒機會,所以,他隻能想辦法探索一下深海。
這一點對於莫邪來,實在不算很難,當然,受限於生物探測器的探測距離,深海莫邪沒法探測,但是,他可以製造工具來幫助他完成對深海的探索。
隨著對海洋的了解,海洋之中有著太多的資源是莫邪窺視的,比如油氣田,比如錳結核等等。
像最近一些年來國內發現的東海平湖油氣田,它是中國東海發現的第一個中型油氣田,位於上海東南40千米處。它是以然氣為主的中型油氣田,深000~000米。
據有關專家估計,然氣儲量為60億立方米,凝析油474萬噸,輕質原油874萬噸。
而錳結核在海洋之中,更是分布廣泛,錳結核是一種海底稀有金屬礦源,它是187年由英國海洋調查船首先在大西洋發現的。
但是世界上對錳結核正式有組織的調查,始於1958年,調查表明,錳結核廣泛分布於4000~5000米的深海底部,它是未來可利用的最大的金屬礦資源。
令人感興趣的是,錳結核是一種再生礦物。它每年約以1000萬噸的速率不斷地增長著,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產。
世界上各大洋錳結核的總儲藏量約為萬億噸,其中包括錳4000億噸,銅88億噸,鎳164億噸,鈷48億噸,分別為陸地儲藏量的幾十倍乃至幾千倍。
以當今的消費水平估算,這些錳可供全世界用000年,鎳用5000年,鈷用1500年,銅用980年。
現隨著錳結核勘探調查比較深入,技術比較成熟,進入1世紀,一些高科技公司,已經進入商業性開發階段,正式形成深海采礦業。
不過,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公司很少,所以,莫邪才有機會。
“咦?”一邊胡思亂想,莫邪一邊在海上低空飛翔,而就在這個時候,生物探測器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這是海底熱液?”在周圍轉悠了一圈,莫邪臉上露出了一絲驚喜。
油氣田沒有發現,錳結核也沒有可能發現,但是,他卻意外發現了哈迪熱液。
海底熱液礦藏-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海洋調查船在紅海首先發現了深海熱液礦藏,而後,一些國家又陸續在其他大洋中發現了三十多處這種礦藏。
熱液礦藏又稱“重金屬泥”,是由海脊(海底山)裂縫中噴出的高溫熔岩,經海水衝洗、析出、堆積而成的,並能像植物一樣,以每周幾厘米的速度飛快地增長。
莫邪饒有趣味的看著探測到的數據,這種重金屬泥還真是奇特,當然,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通過查看,莫邪就發現,這種重金屬泥之中含有金、銅、鋅等幾十種稀貴金屬,而且金、鋅等金屬品位非常高。
“怪不得被人稱為海底金銀庫,真是名不虛傳!”看著五彩繽紛的水下寶庫,就算莫邪見慣了各種寶貝,此時也心潮澎湃。
海底重金屬泥因為含有的金銀品位高,加上數量基數龐大,所以又有“海底金銀庫”之稱。
饒有趣味的是,重金屬五彩繽紛,有黑、白、黃、藍、紅等各種顏色,所以,通過生物探測器,看著十分漂亮。
既然生物探測器能夠掃描到水下的重金屬泥,那麼,莫邪就能夠依靠生物探測器收取這座水下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