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 煉劍(2)(1 / 3)

秦峰以鍛靈訣鍛煉材料,待盡數精煉完成之後,進入融合塑形的階段,便舍棄了製煉靈決,動用了心煉之法。

之前他之所以使用鍛靈訣,不過是為了給程大宗做一番演示而已。而在材料的精煉上,鍛靈訣其實比之心煉並不差多少,對於飛劍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

但一旦進入了融合塑形,單是鍛靈訣就有些不夠用了。首要的問題就是時間。若以鍛靈訣去對飛劍進行塑形,那必然需要大量時間去打磨,一點一滴的雕琢。

一個精於煉器的修士,若想要煉製一柄飛劍,無不需要花費打量的時間。別說十天半月,一年半載也很平常。而煉劍最耗時間的,恰恰就是融合和塑形的過程。

因此隻是給封堅煉劍的秦峰,絕不可能為之去浪費時間。當然了,這並不代表著秦峰應付。相反,動用了心煉之法後,不僅省時省力,就連飛劍自身的威力,也絕不是製煉出來所能比擬的,那是一種質的不同,非人力物力所能彌補。

便見秦峰此時已是撤去了禁製鼎,身前的右手上,紫焰地火湧出。一朵小小的紫中透紅的火焰,虛空漂浮在其掌心上,輕盈的跳動。

而秦峰體內的本源真胎也已經飛速的運轉起來,瘋狂的吞吐,為地火提供著所需的精元能量。

繼而又見他另一隻手不斷輕勾,一種有一種的材料便先後被投入了火苗中。隨著火溫的陡然升高,精煉過的材料在地火中迅速融化。

秦峰心神一凝,將神識侵入火種的各種材料中。以神識控火,小心的將各種材料進行融合。而所有的材料中,最後被投入火種進行最後的融合的,才是作為主體的天金沙。

即便秦峰是以心煉之法進行材料的融合,但這個過程依然漫長,足足耗費了他七天的功夫。

但是在這七天裏,卻沒有一個人表現出一絲一毫的不耐煩。因觀摩秦峰以心煉之法煉劍,雖說對大家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可卻是一種享受。

看著每一材料在地火中進行著最為完美的融合,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就好似這些屬性各不相同的靈性之物,天生便是彼此交融。

而當主體材料天金沙完成了最後的一次蛻變,幾乎化作了一團金色凝液之時,一邊的程大宗知道,已經到了塑形的關鍵時刻。

飛劍塑形,無外乎就是打造飛劍的外形構造。但這並不是想當然的去塑造,各種形態的飛劍,都有著與之最為貼合的擬態變化。

例如秦峰的大幻劍,引氣可以擬化劍氣,所以在進行重煉的時候,事情便把飛劍的形態改為了水滴狀。一旦化作劍氣,就好似水藍中夾帶著點點紅芒的水氣。

但這柄飛劍是給封堅煉製的,所以塑造成什麼形態,秦峰不會擅自做主。

“封老,塑形在即,這柄劍你打算煉製成什麼形態?”

封堅聞言不禁有些意外,他既然把飛劍交給秦峰煉製,那麼如何去煉製,自然是秦峰做主。卻是沒想到這麼關鍵點時候,居然又問起了自己。

這老頭兒頓時心下苦笑,心說我哪裏知道煉成什麼形態好?隻得應道:“秦小哥做主就好。”

不過兩人之間的一問一答雖說簡單明了,可旁邊的程大宗卻是忍不住感慨起來。倘若現在煉劍的是他,那麼對於這柄飛劍的外形,以及其內所要布置的陣法,必然早已有了定計。

這可不是能隨便更改亂來的,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似程大宗這中煉器大師給人煉寶,即便是皇族也休想幹涉半點。他怎麼想,就必須怎麼煉,豈容他人添亂。

但秦峰卻在如此關頭反問封堅,是因為他根本沒有去做準備嗎?絕非如此,隻是秦峰所準備的,與他人所知的常識不同了罷了。

他隻是準備了一個大致的煉劍方向,例如說封堅這柄飛劍的主體是金性的天金沙,那麼大體的方向自然就是以此為基準。至於其他的塑什麼形,布什麼陣,卻根本無需去準備。

程大宗也明白這個道理,這才是真正地藝高人膽大。隻有你說不出來的,卻沒有我做不到的。因此看著一臉幸福的封老頭,程老爺子又開始羨慕嫉妒恨了。

而秦峰也一下子就明白了封堅的心思,知道他是怕若是提出要求,會影響到煉劍的品質。

淡淡一笑,他自然不會強求,便道:“既然此劍為金性主體,那還是煉成最基本的劍形吧。這樣的話,雖說衍生的變化會少一些,但卻可以追求金性的鋒銳與無堅不摧。再者說,若是日後封老想要修改其中的陣法,最基本的劍形主體,重新祭煉起來也更加容易。”

封堅聞言急忙點都不跌,不過秦峰後麵的話則是被這老頭直接過濾了。重煉?笑話!您秦小哥的煉製的至寶飛劍,老頭子才舍不得去改動呢。再說了,您一走了,讓誰重煉能放心啊?就是他程老頭也不行。您沒看這老東西,看著老子的眼神就跟個怨婦似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