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師徒對話,各有心思(1 / 2)

你這哪裏是讓我答疑解惑,你這是來質問我的吧。

李泌陷入沉思。

太宗之事,大家都盯著他殺兄誅弟,逼父讓位。很少有人會想,如果沒有太宗皇帝,誰成誰敗,誰又能說的清?

隋末群雄並起,李密,王世充,竇建德,薛舉,李軌,劉武周,劉黑闥等都是大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其中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人,都是被太宗率兵擊敗,隴西,河東,河南,河北,山東,也都是太宗率兵平定。

登上帝位之後,他的所作所為,就更不用多說了,華夏2000多年,400多皇帝,可有一人能比的上太宗?

太上皇李隆基,再造大唐,開創開元盛世,如果不是李隆基親自率兵,平定韋後之亂,後又平定太平公主之亂,大唐又將是個什麼模樣?

這些還是都有功於國家才登上帝位的兩個。像李琩這樣,沒有一點功勞,就靠母親武惠妃受寵,就敢覬覦帝位。

武惠妃為了推兒子上位,攛掇李隆基殺了兩個兒子,又何嚐不是天家悲劇。

李亨殺建寧王李倓,又是多少人的意難平?

“你的意思,為師明白。廣平,建寧兩個,都是為師看著長大的,對他們的性情,能力,為師知之甚深。若是廣平沒有能力,為師斷然不會如此選擇。廣平王性情敦厚,身為嫡長子,太子之位,非他莫屬。他也有能力統領三軍,平定天下,以後廣平為帝,也必能善待眾兄弟。所以,也就隻能委屈建寧了。”李泌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李奕無言以對,也知道自己這是站在了上帝視角看待這些問題,如果他不知道李倓接下來的命運,對李泌的這個建議,應該也不會有什麼想法。

“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狼子野心,太上皇用人失察,以至於釀成大禍,陛下引以為戒,當能避免此類悲劇再次發生。”李泌接著說道。

“弟子受教。李林甫身居相位19年,楊國忠身兼40餘職,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軍權,民權,財權掌於一人之手,權力越大,野心自然也就越大,久難免為禍天下。”李奕還是決定說出自己的想法。

節度使一職,源於北周。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製,在重要地區設置總管統兵,就是節製調度的軍事長官,初設時的權限包括負責管理調度軍需的支度使,管理屯田的營田使,主管軍事、防禦外敵。

天寶後,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采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

初時,一個節度使,節度一地。

王忠嗣是第一個兼任四鎮節度使的邊關大將。

直到安祿山兼任三鎮節度使,終於釀成大禍。

但是大唐政府,並沒有吸取教訓,為了抵禦安祿山的叛軍,又封了許多集軍權,民權,財權於一身的節度使。

安史之亂平定後,節度使一職,更是泛濫成災,兩三個郡,就設立一個節度使。

其中在河北,就有魏博,昭義,成德,義武,盧龍,恒海等許多節度使。

河南又有義成,天平,平盧,忠武,河陽,武寧等多個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