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方舟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麵對養尊處優、不思進取、互相傾軋的人類,上帝決定懲罰人類,於是連續數月的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麵對無情的大洪水,很多人和動植物相繼死去。
但上帝的本意不是為了消滅人類,而是為了懲罰人類,讓人類向善,互相友愛,團結互助。為了給人類留下傳宗接代的血脈,上帝看中了諾亞一家人。在上帝的暗示下,諾亞建造了巨型方舟。
諾亞方舟是一艘巨型木船,有三層樓那麼高。諾亞一大家子把很多動物弄到船上,並且帶了可以食用數個月的糧食和其它生活用品。一個多月後大洪水退去,諾亞一家人平安回到了陸地。
不但中國,就連歐洲希臘、雅典等地的神話傳說,也記載了史前大洪水。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共同的經典《聖經》,更是記載了大洪水。滔滔不絕的史前大洪水,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史前大洪水距今四千多年,正好是堯、舜、禹所處的上古時代。
大禹治水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詳。但大禹的父親鯀治水,並且最初治水有功,但後來治水不利被殺的故事,知道的就少了。
鯀是上古時期建造城郭的發明人,後世建造的城池,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鯀建造城郭的影響。城郭由四麵的城牆,以及連接數座城門的城樓組成。高大的城牆、城樓,可以保護裏麵的軍民。
上古時期,奚仲用木材發明了車輛,馬車、牛車、驢車奔跑在寬窄不同的道路上;倉頡創造了文字,人們可以記錄所有經曆過的事情;後稷教授民眾種植五穀雜糧,讓人們衣食無憂。
皋陶製定了刑罰,開創了用法律管理社會的先河;昆吾作為顓頊帝曾孫陸終的長子,發明了用膠泥製作和燒製各種陶器;姒鯀為了保護自己部落的軍民,發明了隔開自己與敵人的城郭。
如果城池附近有江河,還可以圍著城池挖掘護城河,這樣就多了一道保護城池的屏障。為了自己進出方便,各個城門與護城河對岸,都有吊橋相連。平時,吊橋是被粗大的繩索吊起來的。
會種地的才能當農民,會木匠手藝的才能製作家具和各種船隻。會摔打膠泥,捏製各種泥塑造型的,才能製作各種陶器。懂軍事和兵法的,才能領兵打仗。這就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四千多年前,華夏大地黃河流域,經常發生大洪水,尤其是黃河中下遊,給黃河兩岸民眾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有了災害,就要派人治理。堯帝時期治理水患的人,最有名的就是鯀了。
鯀,姓姒,字熙,是居住在中原地區有崇部落的首領。因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崇,故稱有崇氏。鯀雖然是黃帝後裔,但少年喪父,是母親一手把他拉扯大。鯀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禹。
鯀與三皇五帝的血緣關係,不同的史料有不同的記載。有的說鯀是顓頊帝的兒子,有的說鯀是顓頊帝的五世孫。這相差也太懸殊了,竟然能相差四代人。四代人,大概是百年左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