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深沉,邃遠高宆的歌聲傳來,那是來自天空深處悲壯的神曲,神曲驅散了血雨之中礪礪割魂的諸類,取而代之的是無限的緬懷與哀愁。
神曲中歌詠的神,不是那虛無飄渺的永恒,而是真實的性情,是無羈的行為,是純真的勇氣,是坦誠的自我,
神曲,葬神,葬先天神凰,葬後天殺神。
曲音似有似無,仿佛吟唱。
“但有。英血雄豪赫韜烈,敢教後天殺先天!”
……
酆都背陰山下,陰司鬼魂厲嘯不絕,疾疾湧出十八層地獄。覺色和尚披大紅重彩袈裟,戴寶光毗羅帽,向背陰山下合十道:
“地獄已空,地藏王還不速速成佛。”
背陰山下傳來諦聽神獸一聲哀吼,十八層地獄祥雲升,祥雲之上諦聽神獸往那背陰山下低首跪拜,一對神炯的眼裏滾出明珠圓淚。不一時,萬道金光照耀酆都,諦聽見之卻哀吼不絕,背向金光遠遠而遁走。
此時,背陰山下有佛出,飛龍寶杖如意珠。千條瓔珞槿幌華,萬攢紅光禮袈裟。
西方教娑羅世界大小比丘,比丘尼,諸菩薩,羅漢,及諸佛共麵朝向東,無不虔誠合十道:“彼心恒不住,無量難思議。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如佛眾生然,能畫諸世間。……心佛不住身,身佛不住心。摩訶修利,薩婆訶,南無眾生渡盡地藏王佛。”
諸佛禮讚,南無眾生渡盡地藏王佛。
眾生渡盡地藏王佛步出背陰山,覺色和尚五體拜地,右手按地在前,五指化成八寶林,左手伸掌抵在右手之後,掌心現出七德池。
王佛腳踏七步,一步縮一形。七步之後,身形小如芥子。
眾生渡盡地藏王佛先一步進覺色右手八寶林,又一步入左掌七德池。
覺色掌心七德池內蓮花開遍,眾生渡盡地藏王佛與蓮中坐化金身,成就舍利子光芒璀璨。
覺色手捧舍利子,虔誠向天道:“天地無心,諸法難全,願以我心補天心,一心換一心。”
一顆晶瑩七彩的琉璃玲瓏心從覺色口中飛出。覺色雙手平伸,左手王佛舍利子,右手琉璃玲瓏心,望向遠處自語道:“眾生渡盡,不抵一心。願舍我舍心,換汝涅磐重生。”
覺色雙手合十,虔誠向天。
舍利子與佛心合化,天雨流金,落地成蓮,酆都金花開遍,恍如極樂佛國。
至性為琉璃,多情乃佛心。
更兼玲瓏意,舍利歸圓滿。
酆都赤金淌地,世間一切光明,不及此刻,光芒所及,酆都之鬼戾氣盡去,無不拜首皈依。
西方教娑羅世界之主,南無多寶如來佛見之神色碩變,當即升金蓮肅穆合十道:“二佛合一佛,眾生渡一人,是隨心隨意,乃至道性情。爾等還不速速去迎南無聖心大光明佛!”
娑羅世界十八羅漢當即升金龍臥玉虎,起幢幡蓋吉雲,率八部天龍,四大金剛,浩浩蕩蕩要往南瞻部洲酆都而去。
娑羅世界忽的天降一揭,天諭金字所寫:
“先來東勝神州,恭候南無滅世如來佛。”
多寶如來見那天諭金字,暢然而喜道:“爾等便遵聖心大光明佛諭旨,先去東勝神州恭候南無滅世如來佛降世。”
……
酆都之內,己為南無聖心大光明佛的覺色頭頂無限光明,腳下萬鬼皈依,相隔娑羅世界萬萬裏遙遠之外寫下一揭之後,便身融金光,遁入虛空。酆都之外,傾城血雨竟曳然而止,天降清靈甘露,滿空的昏昏暗暗,濁濁淋淋被甘露洗淨,又還來水澈碧霄。另有青蓮花開血湖中,不一時,湖中血水幹涸,朵朵新荷粉語嬌鮮,露水珍珠,銀冰盈滿,清風吹渡,倒影虹光。遍目綠野芳叢,翠喚鶯啼回春。絕盛美景正中央,一朵十幾丈高的純白色蓮花含苞待放,天上一道赤金光芒衝虛而下,如天池玉液般澆灌在蓮花苞蕾之上。那蓮花悄馥盛開,花中李曼如伊人靜躺,卻有凰鳴由出,太陽星上天火霎那而至,焰光如星耀四野,隨著泱泱烈風遍地席卷。
酆都之外羽火飛舞而出,盤旋天上,其形鴻前、鱗後、蛇頸、魚尾、鸛嗓、鴛思、龍紋、龜背、燕頜、雞喙,五色備舉。
火!一切逝者隨之,從之,歸之,往之。
由火中之來者,唯鳳、凰之涅槃也。
天上萬劍歸附凰體,映天火如羽紋飛彩。萬劍同震,奪目眩神。
火!火!火!神凰展翅。
李曼如融與凰影,涅磐重生。
…………
神凰出以鳴,九天音以腴。
天下未曾平,天子劍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