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脫樊籬求自在(2 / 2)

自己困住多久了,這幾年棱角磨平無所追求。

在這雨天,在這鬆樹下,李牧原隻感覺原來自己一切的一切,就像蓬萊的海市蜃樓一樣,遙遠虛幻,自己就像旁觀者一樣看著自己過去的一切。

“走了”與聲音同時的還有拍了一下自己肩膀的手,不用轉頭,光就令李牧原知道是誰。後麵的說話人跟大批同事轉到前麵一看,果然是春哥。此春哥與傳說中春哥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作為同事的春哥早已結婚,並有她自己的孩子。今天旅遊春哥就補了幾百塊,把孩子也帶進旅遊團之中。春哥性格像男子一樣豪爽,本質善良,經常幫助別人,在同事眼中的聲望不低。

隨著人流的同事到了山頂,也無心瀏覽各類建築,李牧原就站在避風亭前看海。

避風亭裏無風,但城牆邊的風卻很大,李牧原感覺手中的傘隨時要飛出手中。正要去避風亭休息一會,突然身後一聲驚叫。原來春哥的孩子要站在城牆箭垛上拍照,卻因雨水打滑失足掉往城牆外,慌亂間,抓住了母親傘的一頭。但孩子小,沒力氣,眼看手從傘往下滑。

李牧原咒罵一句,把傘一扔,跑過去探出半個身子,一把抓住孩子的胳膊,就往上拉。拉了半天不僅沒拉動,反而孩子疼的哭。不對啊,春哥的孩子雖然很胖,但不至於自己拉不動吧。往下掃了一眼才發現,孩子的一隻腳卡在觀察孔中了。李牧原隻好冒險繼續往下探了探身子,將孩子的腳抽了出來。這時候其他同事也過來不少,幫忙拉住孩子。

李牧原剛送一口氣,準備翻身起來,突然來了一陣大風將他的衣服鼓起,並向上翻卷蓋住了頭臉,本能的手一鬆就往下邊大海載了下去,海邊全是大水泥塊鑄就的防波提。李牧原依稀間聽到上邊傳來了驚呼聲……

李牧原眼前閃過孩子,妻子,父母的臉,一陣愧疚。但隱藏的更深的心底卻鬆了一口氣,終於解脫了,真累啊!

心本無生因境有,本來純淨自然的心,因為生活帶上了枷鎖。而親情,社會環境將他牢牢困住,雖然能想到,但是做不到。

雖然人豁達,雖然大學選修的中國哲學中學到了“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但是如果是你,告訴你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夢幻一樣的假象,並且很快過去,讓你放下一切,你能放下嗎?如果你能放下那還怎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現在好了,終於可以放下了,雖然生命到了盡頭,可是卻釋放了自己的心靈。

……

不對,怎麼十幾米高的城牆還沒落到底,到底怎麼回事?眼怎麼睜不開了?身子也好沉重。

李牧原忍不住掙紮了一下,突然身子一震,掉到了地麵,接著後背傳來一陣疼痛。後腦隻覺一股熱流出來,很快濡濕的感覺傳來,估計頭也破了。

怎麼個情況?還沒等睜開眼睛,突然邊上一聲驚呼:“呀,原兒”。接著聽到一陣擔心的低語“得了溫熱病吃完藥睡著,怎麼會床上掉下來?”

摔了一下,頭更覺得有種撕裂感,四肢也軟綿綿的更沒了力氣,還沒來得及接腔,接著眼前一黑,又昏睡過去。

什麼也沒有……

什麼也想不起來……

昏迷的感覺啊,好奇怪!明明感覺的自己的存在,記憶卻是一片空白。仿佛在這裏記憶陷入了一個怪圈,不斷暗示李牧原補全這段記憶,提醒他不停地回想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可是一旦認真回想,卻發現就是一段迷一樣的黑暗。

溫熱病,李牧原感覺很奇怪。得益於教師事業的知識駁雜,他倒是知道中醫溫熱病跟西醫說的感冒大體是一回事,但中醫的劃分遠要詳細。記得學校有個王老師是個狂熱的中醫愛好者,這王老師經常就抱著本溫病學研讀,好家夥那書差不多有漢語詞典厚度了,還是十六開的本。李牧原曾經瞅了一眼,光舌苔的顏色跟厚度區分就搞得他頭暈腦脹。

看來是連雨帶傷的得了感冒了,估計發燒的溫度還不低,都昏迷了。李牧原如是想。

感覺有點頭緒了,李牧原就開始觀察環境。從建築來看,應該還在蓬萊的某棟古建築或仿古建築裏,不過應該不是景點的主要建築,因為地麵沒有青磚鋪地,牆麵斑駁潮濕,甚至有些地方還有些小的裂痕。

什麼東西嘛!城牆前臭水溝,景點裏破房子,這蓬萊,是景點還是垃圾場。

訝然……一聲,門開了。

李牧原回頭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