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在莊子寧靜的庭院裏,周芸芸和李麗質正相對而坐,棋盤上的黑白棋子錯落有致。周芸芸眨巴著靈動的大眼睛,對公主李麗質說道:“長樂,我常常想,我們女子為何不能像男子一般,也有自己的學院那,也去讀書彈琴可交更多朋友。”

李麗質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她那溫婉的麵容上浮現出一絲堅定:“芸芸,會有這樣的學院嗎。不如我們一起創建一所女子學院吧,讓更多的女子能讀書明理,學習本領。”

周芸芸興奮地拍手叫好,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那真是太好了!若真能辦成,定是一件造福眾多姐妹的大事。”

說幹就幹,兩位小姑娘當即開始籌劃起來。然而,事情的進展並非一帆風順。當她們將這個想法告知朝中大臣和世家官員時,卻遭到了諸多的質疑和反對。

“女子無才便是德,開設女子學院,簡直是胡鬧!”一位老臣捋著胡須,滿臉的不讚同。

“公主殿下,此舉怕是會擾亂綱常,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啊。”另一位官員也跟著附和道。

但李麗質和周芸芸並沒有因此而退縮。李麗質親自入宮向皇帝闡述她們的想法和抱負。皇帝坐在龍椅上,目光威嚴而又慈愛地看著自己的女兒,聽著她充滿激情的訴說,心中不禁有所觸動。

“父皇,女兒深知此舉可能會麵臨諸多困難,但女兒相信,讓女子接受教育,不僅能夠增長她們的見識,更能為大唐培養出更多有才華、有見識的女子,為國家的繁榮貢獻一份力量。”李麗質言辭懇切。

皇帝沉思片刻,終於點了點頭:“麗質,你的想法大膽卻也有遠見。朕準了,定會全力支持你們。”

得到皇帝的支持,兩位小姑娘滿心歡喜。很快,大唐第一所女子學院在長安城的一角建立起來。然而,學校建成之初,招生卻成了大問題。很多世家官員家不願意把女兒送過來,他們擔心女子讀書識字會破壞傳統的禮教規矩。

周芸芸和李麗質為此憂心忡忡,她們四處奔走,向人們宣傳女子學院的好處。

“在學院裏,女子們不僅可以讀書識字,還能學習琴棋書畫、禮儀道德,將來無論是持家還是處世,都會更加得心應手。”周芸芸耐心地向一位官員夫人解釋道。

李麗質也親自拜訪世家大族,勸說他們讓家中的女子入學。“各位長輩,時代在變,讓女子接受教育並非壞事,反而能讓家族更加興旺。”

可是,效果依然不佳。就在她們感到有些絕望的時候,忽然傳來一個消息:聽說有伺候過皇後的禮儀嬤嬤也來授課。這個消息如同春風一般,迅速在長安城傳播開來。

那些原本還在觀望的世家官員們,聽聞有皇後身邊的禮儀嬤嬤前來,態度終於有所鬆動。畢竟,能夠學到宮廷禮儀,對於家族的女子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榮耀和資本。

漸漸地,有一些世家官員開始將女兒送進了女子學院。學院裏,書聲琅琅,歡聲笑語。周芸芸和李麗質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欣慰和自豪。

學醫的課堂上,女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講解人體經脈和草藥知識。“這味草藥名為當歸,有補血調經之效。”老師耐心地教導著。一個小姑娘舉手問道:“老師,那這當歸要如何炮製才能發揮最大的藥效呢?”老師微笑著回答:“炮製之法頗為講究,需洗淨、晾幹,再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