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 章金礦的開采(1 / 1)

李承乾站在荒島的海灘上,望著那一艘艘裝滿金銀珠寶的船隻漸漸遠去,心中五味雜陳。世家們的商船也都出發了。

海風拂過他的麵龐,帶來絲絲涼意,卻無法平息他內心的澎湃思緒。

“殿下,船隻已出發,相信不日便能抵達長安,將這財寶獻於陛下。”身旁的將軍恭敬地說道。

李承乾對著身後的士兵說道:“來人啊,將這些布匹和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分發到每一個村民手中。”士兵們紛紛行動起來,將物品逐一發放給了島上的居民。

島上的居民感激涕零,紛紛跪地叩拜道:“謝殿下!”

隨後,李承乾又下達了一道命令:“傳我命令,先在島上安營紮寨。今天大家好好休息,養精蓄銳,明日再做打算。”士兵們齊聲應諾,開始忙碌地搭建營地。

夜幕降臨,篝火旁,士兵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食物和故事。而李承乾則坐在一旁,靜靜地思考著接下來的計劃。

李承乾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看向島內:“傳我命令,即日起在此駐軍,開采金礦。務必保證金礦開采順利進行,不得有誤!”

“是!”將軍領命而去。

在李承乾的真誠努力下,原住民們漸漸放下了戒備,開始與駐軍合作。開采金礦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士兵們與原住民們齊心協力,挖礦、運輸、提煉,每一個環節都有條不紊。

然而,困難也接踵而至。金礦的開采遇到了技術難題,提煉出的金子純度不高。李承乾心急如焚,召集了軍中的能工巧匠和原住民中的智者共同商討解決方案。

“這金礦質地特殊,以往的方法恐難奏效。”一位工匠皺著眉頭說道。

“我們可以嚐試改進提煉的工具和工藝。”一位原住民智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承乾聽著眾人的討論,心中漸漸有了主意:“那就集思廣益,盡快試驗新的方法。”

經過多次嚐試和改進,終於找到了提高金子純度的辦法,產量也隨之增加。李承乾心中大喜,對眾人的努力大加讚賞。

李承乾,這位年輕而堅毅的將領,正帶領著士兵們在這片荒島上辛勤勞作,開采金礦。

李承乾小少年模樣,英姿颯爽,目光中透著堅定與智慧。士兵們在他的帶領下,幹勁十足,雖然工作艱苦,但大家心中都懷揣著希望。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承乾發現了一個嚴峻的問題——荒島上的人手嚴重不足。金礦的開采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建設城池的任務更是艱巨。望著眼前遼闊卻荒涼的土地,李承乾陷入了沉思。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李承乾決定向他的父皇李世民寫折子上報。

在燭光下,他奮筆疾書,將荒島上的情況詳細地描述了一番。他寫道:“父皇,兒臣在荒島之上,雖金礦開采略有小成,但此地人手匱乏,城池建設緩慢。懇請父皇將一些傷殘的士兵和各地的難民災民遣至荒島,一來可解此地人力之困,二來可為這些受苦之人謀一處安身之所。兒臣定當竭盡全力,帶領眾人建設好這座荒島,不負父皇厚望。”

折子送出後,李承乾每日都盼著朝廷的回複。而在等待的日子裏,他也沒有絲毫懈怠,繼續指揮士兵們努力工作。

終於,朝廷的旨意傳來,李世民同意了李承乾的請求。

一時間,一艘艘船隻載著傷殘的士兵和難民災民來到了荒島。

李承乾親自在岸邊迎接,看著這些飽經滄桑的人們,他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

“大家放心,隻要我們齊心協力,這座荒島一定會成為我們的樂土!”李承乾高聲說道。

新來的人們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他們在李承乾的帶領下,迅速投入到了建設城池的工作中。

傷殘的士兵們雖然身體不便,但他們憑借著堅強的意誌,承擔起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比如規劃街道、監督工程進度。

難民和災民們則充滿幹勁地開墾農田、建造房屋。

在建設的過程中,李承乾十分注重眾人的生活。他時常到工地和農田視察,與大家交流,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

一天,李承乾在工地看到一位傷殘士兵因身體原因無法完成一項任務而沮喪不已。

他走上前,拍了拍士兵的肩膀說道:“你,莫要灰心。你雖不能做重活,但你的經驗和智慧對我們來說同樣重要。你可以給大家講講戰術,講講如何防禦外敵,這也是為建設城池做貢獻啊。”士兵聽了,眼中重新燃起了鬥誌。

還有一次,李承乾發現一些難民在開墾農田時遇到了難題,土壤貧瘠,種子發芽率低。